一.先明白:心梗介入后,心脏最怕“突然使劲”
心梗介入手术打通了堵塞的血管,让心脏重新获得血液供应,但这不代表心脏立刻就“满血复活”了。刚经历过“血管堵塞”的心脏,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庄稼,需要慢慢恢复元气,最怕的就是“突然增加负担”。
大便时用力,看似是“小事”,对术后的心脏来说却可能是“大考验”。用力排便的瞬间,身体会像“绷紧的弦”,血压突然升高,心脏需要“加倍用力泵血”,原本脆弱的心脏很可能“扛不住”这种突然的压力。所以术后千万别憋大便,更别使劲排便,这是在给心脏“减负”。
二.为啥用力排便会让心脏“受不住”?身体在“连锁反应”
用力排便时,人的胸腔和腹腔压力会突然升高,就像给心脏“裹上了紧箍咒”。这时候,心脏向全身供血的阻力变大,为了把血送出去,心脏必须“使劲收缩”,心肌耗氧量瞬间增加。对刚做完介入的心脏来说,这种“额外消耗”可能让本就脆弱的心肌“缺氧”,甚至诱发新的问题。
更麻烦的是,用力时血压会像坐过山车一样突然升高,血管承受的压力骤增,刚疏通的血管也可能受到“冲击”。原本通畅的血管,在这种“高压”下,甚至可能出现新的损伤。所以说,术后保持大便通畅、不用力,是在保护心脏和血管。
三.憋大便更危险,毒素和压力都在“伤心脏”
有人觉得“没时间”“不方便”,习惯憋大便,这对术后的心脏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大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越长,水分被吸收得越多,就会变得越干硬,下次排便就需要更用力,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憋大便会让肠道内的毒素被重新吸收,身体处于“轻微中毒”状态,心脏的负担会无形中加重。更重要的是,憋便时人会不自觉地“憋着气”,胸腔压力升高,心脏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时间久了,很容易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
四.怎么让大便“顺畅”?从饮食开始调
术后保持大便通畅,比“用力排便”简单多了。从吃的方面下功夫,就能让肠道“轻松工作”,减少对心脏的影响:
1多吃“带纤维”的食物,给肠道“润滑剂”
蔬菜(芹菜、菠菜、韭菜)、水果(苹果、香蕉、火龙果)、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里的膳食纤维,就像肠道的“清道夫”,能让大便变软、体积变大,更容易排出。每天吃够蔬菜和水果,肠道动得快,排便自然不费劲。
2多喝水,但别“猛灌”
肠道需要水分才能让大便保持柔软,术后要养成“少量多次喝水”的习惯,别等口渴了才喝。每天喝1500-2000毫升水(大概3-4瓶矿泉水),但别一口气喝太多,每次喝几口,让身体慢慢吸收,心脏也能适应。
3别吃太多“让肠道变懒”的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甜食这些东西,消化起来慢,还会让肠道蠕动变缓,容易导致便秘。术后饮食以清淡、好消化为主,这些“重口味”食物暂时放一放,肠道舒服了,心脏也能少操心。
五.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让身体“形成生物钟”
肠道也有“生物钟”,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能减少便秘的可能:
1每天固定时间去厕所,别“等有空”
比如早上起床后或早餐后,肠道蠕动比较活跃,这时候去厕所“蹲一蹲”,即使没便意,也能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慢慢就会规律排便。
2排便时别“玩手机、看书”,专心点
蹲厕所时玩手机,注意力被分散,排便时间会变长,肠道容易“疲劳”。专心排便,尽量在5-10分钟内解决,别久蹲,久蹲会让腿部血管受压,站起来时血压容易波动,对心脏也不好。
3排便姿势要舒服,别“硬撑”
可以在脚下放个小凳子,让膝盖比臀部高一点,这个姿势能让肠道更“放松”,排便更省力。如果蹲坐时觉得累,用坐便器更合适,避免体力消耗过大。
六.万一便秘了,别硬来,这些方法能“救急”
就算平时注意,术后也可能偶尔遇到便秘,这时候千万别“使劲硬排”,可以试试这些温和的方法:
1用开塞露帮一把,别依赖
开塞露能润滑肠道、刺激排便,起效快还不用使劲,适合应急。但别频繁用,以免肠道“变懒”,失去自主排便的能力。用的时候动作要轻,避免损伤肠道。
2让医生开点“软便药”,提前预防
如果本身就有便秘习惯,术后可以告诉医生,开点温和的缓泻剂(比如乳果糖),这些药物能让大便变软,排便时不用使劲,对心脏没负担。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别自己随便买药吃。
3顺时针揉揉肚子,帮肠道“动起来”
饭后半小时,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绕着肚脐画圈),每次5-10分钟,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便。动作要轻,别太用力,以免压迫腹部。
七.日常小细节,帮肠道“保持通畅”
除了饮食和排便习惯,这些小事也能减少便秘,保护心脏:
1适当活动,别总躺着
术后在医生允许的范围内,慢慢下床走动(比如在房间里散步),适当的活动能让肠道蠕动变快,比一直躺着更容易排便。但别累着,以“不心慌、不胸闷”为原则。
2保持心情放松,别“焦虑”
紧张、焦虑会让肠道“跟着紧张”,蠕动变慢,容易便秘。术后别总想着“会不会出问题”,听听轻松的音乐、和家人聊聊天,心情放松了,肠道也会更“配合”。
3别“怕喝水”,水分够了大便才不硬
有些人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故意少喝水,这反而会让大便变干。术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只要没有医生特别交代“限制饮水”,就放心喝,每天1500-2000毫升水,分多次慢慢喝。
八.最后想说:护好肠道,就是在护心脏
心梗介入术后的恢复,从来不是“只盯着心脏”,肠道的“舒服”和心脏的“安稳”息息相关。大便通畅不用力,看似是“小事”,却是术后护理的“大事”。
别觉得“憋一憋、使劲排”没什么,对脆弱的心脏来说,这可能是“致命的负担”。从饮食、习惯入手,让排便变成“轻松事”,就是在给心脏“减负”,让它能安安稳稳地恢复。记住,术后对自己“温柔点”,身体才会用“健康”回报你。
(胡成鑫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介入手术中心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