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慢阻肺患者家庭氧疗全指南

2025-07-22 14:3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家庭氧疗是“好助手”,可以减轻因疾病产生的不适感,并且还能够预防疾病加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病死率。但一些患者对家庭氧疗的认识不足,自我管理水平较差,对吸氧量、吸氧时间、吸氧装置使用等了解不足,存在用氧不规范,氧疗效果欠佳等现象。本文就围绕慢阻肺患者家庭氧疗全指南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相关患者做好正确的氧疗护理。 

1、规范氧疗,保证效果最大化

氧疗是慢阻肺患者改善病情,促进恢复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慢阻肺患者会出现缺氧症状,而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导致功能逐渐衰竭,特别是心脏。家庭氧疗能够持续为患者身体补充氧气,缓解缺氧的症状,减轻症状的同时可以增强活动耐力,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在这里需要大家注意,家庭氧疗并不是简单的吸入氧气,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吸氧流量、浓度和湿度等指标,使得氧气的吸入与患者实际情况匹配。为保障氧疗效果最大化,要注意规范氧疗。具体要控制好以下要点:

1.1氧流量和浓度

慢阻肺患者要注意进行低流量吸氧,将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比较合适,吸入氧的浓度控制在25%~29%较为合适。在这里需要告知大家,若是吸入高浓度的氧气(浓度>70%),超过24h容易出现氧中毒现象,且氧气的浓度过高还会增加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风险,这一现象会加重病情。

1.2吸氧时间

通常情况下,慢阻肺患者要进行低流量持续吸氧,每天吸氧的时间不能少于15小时,若是每天吸氧时间能够达到24小时,效果会更好,所以在家中吸氧时切记不可根据症状自行缩短时间。

1.3呼吸道湿化

吸入干燥的氧气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会加重患者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痰液干结,进而堵塞气道。所以在氧疗时要注意做好呼吸道的湿化处理,可以在湿化瓶中加入50-70℃的温水,而且水量要达到容积的1/3-1/2。同时要注意每天更换,可以确保吸入的氧气温暖湿润,既能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而且还能够促进痰液排出。

1.4定期评估调整

氧疗中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包括呼吸困难是否缓解,嘴唇、指甲的发绀现象是否减轻等。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血气分析、肺功能状况等可以评估氧疗效果,据此调整氧疗方案,可以保障治疗效果。

2、氧疗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要掌握!

2.1远离火源

由于氧气是助燃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火灾,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家庭氧疗期间,患者和家属要时刻保持警惕,远离火源,保证氧疗环境的安全。

2.2防止静电

在氧疗过程中建议患者尽量穿着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材质的衣服,这样可以减少静电产生。同时,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一定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防止因空气过于干燥而产生静电火花,引发危险。

2.3维护设备

在日常中要注意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漏气,可以通过听声音、观察流量表的方式检查。而且制氧机要注意保持通风,避免堵塞进风口。

2.4吸氧方式

鼻导管是最常用的,需要每天进行清洁,并且每周要更换新的导管。面罩适合高流量需求,主要应用在急性加重期,但可能会影响进食和沟通。在吸氧中要注意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扭曲或者堵塞。

3、制氧机的使用和维护

很多人只重视“吸氧”,忽略了制氧机的保护。事实上,制氧机的使用和保养也影响着吸氧质量,所以在护理中我们要重视。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3.1设备使用

制氧机要平稳放在地面上,周围不能有热源或者明暗火源,保证阴凉通风,切记不可在机器上覆盖物品。吸氧时先检查制氧机、吸氧管等吸氧装置功能是否完好,然后用棉签清洁双侧鼻腔,完成后将吸氧管和制氧机连接起来,调节流量表至所需的流量,将鼻导管或面罩佩戴于面部并妥善固定,吸氧后先摘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

3.2设备保养

吸氧管要每3天清洗一次,吸氧管上的鼻吸头或者面罩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清洗时可以使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min后用清水洗干净,或用医用酒精擦拭。

总之,家庭氧疗是慢阻肺患者保持“健康”的秘密武器,所以患友们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

(王建富 唐县白合中心卫生院 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