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白内障必须‘熟透’才能手术?颠覆认知的现代治疗方案

2025-07-26 19: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眼科疾病中,白内障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影响广泛的病症,尤其在老龄化加剧的当下,患病人数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首位致盲眼病,约占致盲总数的一半。然而,许多患者对白内障的治疗存在诸多过时认识和误区,其中“白内障必须‘熟透’才能手术”这一观念尤为普遍,今天我们就来颠覆这一认知,深入了解现代治疗方案。

白内障主要是由于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进而影响光线投射至视网膜,造成视物模糊。其发病原因多样,紫外线照射使磷离子与衰老的晶状体钙离子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磷酸钙,导致晶状体硬化、钙化;缺氧状态下晶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减少;营养代谢失衡,维生素、微量元素匮乏;内分泌紊乱等,都可能诱发白内障。

白内障的症状表现随病情发展而变化。早期症状不明显,仅为轻度视物模糊,易被误认为是老花眼或眼部疲劳,从而延误治疗。中期晶状体浑浊度加剧,视物模糊愈发严重,还会出现斜视、眩光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失明。患者还会出现视力受损、屈光改变、单眼复视等情况,对比敏感度降低,色觉也会发生变化。

过去,受手术方法限制,如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囊内摘除术,手术要求在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进行,即“看不见了”才能手术。但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观念已彻底过时。现代白内障治疗采用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无需等到白内障成熟,患者发现白内障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时,即可进行手术治疗。

现代白内障手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手术切口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切口可缩小至3mm甚至以下,对眼睛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角膜散光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质量好。而且手术时间短,整个过程只需15分钟左右,在表面麻醉下即可完成,基本无痛苦,上至百岁老人,下到几个月的孩子,都能进行手术。

如果等白内障发展到成熟期才手术,不仅在成熟过程中可能引发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过熟的白内障通常伴有混浊的晶体核超硬及晶体悬韧带松弛或脆弱,会增加手术难度,给术后视力恢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除了手术,药物治疗在白内障治疗中也有一定地位,但目前药物治疗只能起到延缓白内障发展的作用,无法根治。国内外有近40多种抗白内障药物被应用于临床,在早期阶段,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视物能力明显改善,如醌型学说相关药物、抗氧化损伤药物等。但病情发展至中晚期阶段时,药物治疗效果往往较差。

为了更好地防治白内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多加注意。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眼部卫生,防止细菌感染。饮食上,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坚果、植物油等,有助于维持晶状体的透明度和保护眼睛健康。同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也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应定期展开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

总之,白内障的治疗不应再受“必须‘熟透’才能手术”这一过时观念的束缚。现代先进的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及时、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一旦发现白内障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因拖延治疗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提高生活质量,守护清晰“视”界。

(贾玉锦 社旗复兴口腔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