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说"伤口痒":外科护士的沟通话术与止痒方案:“护士,我伤口好痒啊,能不能抓抓?”这句话在外科病房里太常见了。伤口痒看着是小事,处理不好可能让刚长好的伤口裂开,甚至感染。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遇到患者说伤口痒,该怎么沟通,又有哪些止痒妙招。
第一句:“我先帮您看看,别着急抓”
患者一说痒,往往手就忍不住往伤口凑。这时候别急着阻止,先上前查看伤口情况,一边看一边轻声说这句话。既安抚了患者的焦虑,也自然地阻止了他抓挠。查看时要注意伤口敷料是不是干净,周围皮肤有没有红肿,缝线处有没有渗液,心里先判断痒的原因。
第二句:“伤口痒其实是好事,说明它在长新肉呢”
很多患者不知道伤口痒是愈合的正常反应,会越痒越慌。可以用通俗的话解释:“就像咱们手上划个口子,快好的时候也会痒,这是新的皮肤组织在生长,神经末梢也在恢复,是身体在‘修伤口’呢。”这样一说,患者往往能理解,也会更配合护理。
第三句:“我教您几个办法止痒,比抓挠安全多了”
光阻止不行,得给患者替代方案。可以说:“抓挠容易把刚长好的皮肤抓破,还可能带细菌进去。您试试我教的办法,既能止痒,还不影响伤口恢复。”让患者觉得有办法解决,就不会硬要抓了。
再讲止痒方案:分情况处理更有效
对于敷料干燥、无红肿的正常愈合伤口
轻轻按压:告诉患者用干净的手隔着敷料,在发痒的地方轻轻按压,别来回搓。按压能暂时缓解痒感,又不会伤到伤口。
温凉毛巾外敷:用温水打湿毛巾(水温别太高,接近体温最好),拧干后轻轻敷在敷料外面,每次敷3-5分钟。温度能刺激皮肤神经,减轻痒的感觉。
转移注意力:跟患者聊聊天,让他看看手机视频,或者听段音乐,分散对痒的关注。很多时候注意力一转移,痒感就没那么明显了。
对于敷料有少量渗液、周围轻微发红的伤口
这种情况可能是伤口渗出物刺激皮肤引起的痒。除了上述方法,还要及时更换敷料:更换时动作要轻,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伤口周围,把渗液清理干净,再贴上新的无菌敷料。
告诉患者:“渗液刺激皮肤才会这么痒,换干净敷料后会舒服很多,您忍一下,换完就好多了。”
对于伤口周围红肿、有皮疹的情况
这可能是对敷料或胶布过敏了,得警惕:先报告医生,确认是否过敏。如果是过敏,要换成防过敏的敷料或胶布。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伤口周围健康的皮肤上涂一点抗过敏药膏(注意别涂到伤口上),缓解痒感。告诉患者:“这是皮肤对胶布有点敏感,换种材料就好了,咱们别抓,越抓越容易肿。”
这些注意事项要记牢
千万别让患者揭敷料抓挠,尤其是拆线前的伤口,哪怕患者说“就轻轻抓一下”也不行,皮肤破损的风险太大了。
观察伤口时要留意,要是痒得特别厉害,同时伤口红肿、流脓,或者患者发烧,可能是感染了,得马上告诉医生处理。
对于儿童或意识不太清楚的患者,最好用约束带稍微固定一下双手,或者家属帮忙看护,避免不自觉地抓伤口。
伤口痒是外科术后的常见问题,护士既要会沟通,让患者理解和配合,又要懂方法,用安全的方式帮患者缓解不适。做好这两点,既能保护伤口顺利愈合,也能让患者少受折磨,这才是专业的外科护理呀。
(康烁 张家口市宣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