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造口周围皮肤危机,红肿、溃烂怎么办?

2025-05-13 19:5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造口手术是结直肠癌、膀胱癌等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将肠道或泌尿系统的一部分引出体表,形成开口,以帮助患者排泄。然而,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红肿、溃烂等问题较为常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那么,当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溃烂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红肿、溃烂的成因

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溃烂,主要原因在于排泄物的刺激。造口排泄物中含有消化酶、胃酸等刺激性物质,若造口袋密封不严,排泄物渗漏到周围皮肤,就会引起皮肤发红、瘙痒、疼痛等症状。此外,患者可能对造口护理用品,如造口袋的底盘、粘贴剂等过敏,导致皮肤出现皮疹、水疱等过敏表现。频繁更换造口袋、撕拉底盘时用力过大,或者使用的护理工具过硬,都可能损伤造口周围皮肤。而造口周围皮肤清洁不到位,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也会引起皮肤感染,进而出现红肿、溃烂等情况。

二、基础护理措施

一旦发现造口周围皮肤红肿,首先要及时清理造口周围的排泄物。用温水轻轻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因为碱性清洁产品会破坏皮肤屏障。冲洗后,轻拍吸干水分,切勿摩擦,以免加重损伤。

在造口袋底盘的裁剪上也有讲究。底盘裁剪应比造口大1—2毫米,过大易导致排泄物渗漏,过小则会压迫皮肤。同时,要仔细观察底盘是否翘边,一旦发现渗漏应立即更换。对于皮肤发红的区域,可涂抹造口护肤粉,它能吸收渗液形成保护膜,但使用时需扫除多余粉末,防止结块。若皮肤出现糜烂创面,水胶体敷料是不错的选择,每2天更换一次,当敷料吸收渗液后变白,就提示需要更换了。

三、药物治疗方案

当皮肤表面出现白色脓点时,说明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此时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感染,每日三次薄涂。若出现念珠菌感染,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红斑伴卫星灶,涂抹酮康唑乳膏后需晾干十分钟再粘贴造口袋。对于过敏反应导致的红斑瘙痒,地奈德乳膏可缓解症状,但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天,因为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皮肤萎缩。当溃疡面渗液较多时,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湿敷20分钟,每日两次,能有效减少分泌物。

四、特殊情况处理

若造口回缩或凸起影响底盘粘贴,可使用凸面底盘配合腰带加压,使造口基部皮肤平整。对于皮肤褶皱处的渗漏,可用防漏膏填平凹陷部位,手指温热膏体后更容易塑形。若已形成肉芽组织,可用硝酸银棒点灼,每周处理两次至肉芽消退。若造口周围疝气导致底盘频繁脱落,可使用腹带支撑减轻局部压力,平卧位时粘贴底盘会更牢固。

五、预防与警示

为预防造口周围皮肤问题,饮食上要控制减少腹泻发生,可遵循BRAT食谱(香蕉、米饭、苹果酱、吐司)调节排便。饮水温度保持在40℃以下,高温液体会刺激肠道加速排空。出门前4小时减少进食量,降低途中排泄需求。同时,随身携带备用造口袋,炎性肠病患者还需备好止泻药物。每三个月回访造口治疗师,评估皮肤状况并调整护理方案。

此外,患者还需留意一些警示信号。若皮肤疼痛从间歇性转为持续性,提示可能存在深层感染;发热伴红肿范围扩大需立即就医;造口黏膜颜色变暗或苍白,可能发生缺血坏死;护理两周无改善要考虑其他病因,如克罗恩病复发或肿瘤转移;糖尿病患者若出现皮肤溃烂,血糖控制情况会影响愈合速度。

总之,处理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溃烂等问题需要耐心和细致,不同体质对治疗的反应差异较大。患者要积极配合护理,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以确保造口周围皮肤的健康。

(王莉 太康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