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家庭常备中成药,记得一定按证服用哦!

2025-08-06 19: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病小痛,比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这时,许多人会选择使用中成药来缓解症状。中成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广泛欢迎。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即使是看似安全的中成药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病症来选用,即所谓的“按证服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成药的世界,了解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它们。

感冒类:分清风寒与风热是关键

提起最常见的场景莫过于应对感冒了。很多人看到打喷嚏、流鼻涕就随手拿出连花清瘟或者板蓝根冲剂,殊不知这恰恰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中医将感冒分为多种证型:如果是怕冷明显、无汗、头痛身痛且流清涕的“风寒束表”,此时应选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感冒清热颗粒;相反,若出现咽喉肿痛、痰黄黏稠、口渴想喝水等热象时,才适合用银翘解毒片这类疏风散热的产品。特别要注意的是,部分复方制剂含有西药成分(例如对乙酰氨基酚),重复用药可能导致过量风险。因此,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适应症描述至关重要。

消化系统问题:脾胃虚实各不同

当遇到腹胀、食欲差的情况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保和丸。但您知道吗?它主要针对的是饮食积滞引起的实证,表现为嗳气酸腐、大便臭秽等症状。而对于长期乏力、面色萎黄、稍食即饱的脾虚人群来说,则需要选择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参苓白术散。两者的功效方向完全相反,一旦用反了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腹泻或其他不适。此外,像藿香正气水这样的经典方剂,其实更适合外感暑湿导致的呕吐泄泻,并非所有肚子疼都能靠它解决。

妇科调理:月经异常莫大意

女性朋友们尤其要警惕自行服用活血调经类药物。当归养血丸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而益母草膏则侧重于瘀血阻滞型的痛经闭经。如果把二者搞混了,原本就经血量大的女士误服活血化瘀之品,很可能导致出血过多甚至贫血。同样道理也适用于更年期潮热盗汗的治疗——坤宝丸能滋阴降火改善阴虚内热症状,但对阳虚怕冷者反而有害无益。

关节疼痛:寒湿痹阻vs湿热蕴结

家里老人常有关节酸痛的老毛病,有的人习惯性长期服用祛风除湿酒。实际上,中医讲究辨明病因再施治:若是遇冷加重、得温则缓的寒湿型关节炎,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方;若是局部红肿发热、活动受限明显的湿热型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当选用四妙丸之类清热利湿的药物。错误地将温热性质的膏药贴敷在发炎肿胀处,无异于火上浇油。

安全用药小贴士

详读说明书:重点关注【功能主治】【禁忌】【注意事项】三部分内容;

咨询专业人士:不确定自己属于哪种证型时,最好先问医师或药师;

观察反应:首次服用新药期间留意是否出现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

避免叠加:不要同时服用多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防止相同成分超量;

特殊人群慎用: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务必遵医嘱调整剂量。

中成药作为中华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其疗效建立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只有当我们摒弃“包治百病”的错误观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让这些传统良方发挥应有的作用。下次打开药箱前,不妨多花一分钟确认自己的症状是否符合药品标注的适应证候吧!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杨勇 邓州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 主管中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