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题背景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 2% - 3%。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育龄女性的生命健康 。如诊治不及时,极易引发腹腔内大出血,进而导致失血性休克,是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手术治疗是异位妊娠的主要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然而,手术过程及围手术期存在诸多风险和潜在问题,如术后感染、出血、疼痛等并发症,以及患者因疾病和手术产生的心理负担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和针对性,难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理念和方法,强调将临床实践与最佳证据相结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护理结局。因此,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异位妊娠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三、具体实施方案
3.1 文献查证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及手术室专科护士等。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 PubMed 等国内外知名医学数据库。以 “异位妊娠”“手术室护理”“循证护理”“并发症”“心理护理” 等为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收集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Meta 分析等。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严格筛选和质量评价,剔除质量较低、研究设计不合理的文献,最终纳入具有较高可信度和临床指导价值的文献作为循证依据。
3.2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5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20 - 38 岁,平均(26.5 ± 3.2)岁;经产妇 12 例,初产妇 13 例;停经时间 35 - 70 天,平均(48.6 ± 5.5)天;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16 例,伞部妊娠 6 例,峡部妊娠 3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21 - 39 岁,平均(27.1 ± 3.5)岁;经产妇 10 例,初产妇 15 例;停经时间 36 - 68 天,平均(47.8 ± 5.8)天;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14 例,伞部妊娠 7 例,峡部妊娠 4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停经时间及妊娠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3.3 方法
3.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术前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手术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手术流程等基本信息;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病情监测,包括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等,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和活动。
3.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模式。
术前循证护理
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及运用心理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异位妊娠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1]。循证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向患者详细介绍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邀请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经验分享,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术前准备:依据文献证据,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既往病史等。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皮肤准备,尤其是腹部及会阴部皮肤,注意避免损伤皮肤,预防术后感染。按照医嘱做好术前禁食禁水准备,同时向患者解释其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
术中循证护理
体位护理: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参考相关文献中关于手术体位的最佳实践证据,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在摆放体位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和压迫患者肢体,防止神经损伤和压疮的发生。例如,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头低脚高位时,要妥善固定患者身体,防止患者下滑,并在受压部位垫上柔软的垫子,保护皮肤。
环境管理:维持手术室适宜的温度(22 - 25℃)和湿度(40% - 60%),为患者创造舒适的手术环境。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空气消毒和物品消毒,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合理安排手术间的布局,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摆放有序,方便手术医生和护士操作,提高手术效率。
密切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认真熟悉手术步骤和医生的手术习惯,根据循证依据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和物品[3]。在手术过程中,准确、迅速地传递器械,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例如,在输卵管妊娠手术中,当医生需要使用特殊的止血器械时,护士能够迅速准确地递上,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后循证护理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异位妊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持续性异位妊娠等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每 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腹痛加剧、血压下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考虑是否存在腹腔内出血,做好抢救准备[4]。对于预防感染,指导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术后定期进行会阴冲洗;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用药时间。密切监测患者血 β - HCG 水平,若发现下降缓慢或升高,警惕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参考循证证据采取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对于轻度疼痛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与患者聊天、播放音乐等;对于中度疼痛患者,遵医嘱给予口服止痛药物;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必要时给予肌肉注射止痛药物。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翻身、咳嗽等动作,减少因活动引起的疼痛[5]。
饮食与活动指导:根据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结合文献中的营养支持和康复锻炼建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活动计划。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逐渐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身体恢复。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先进行床边活动,如坐起、站立等,逐渐增加活动量,如行走、上下楼梯等,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同时增强机体抵抗力。
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² 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果
4.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数据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4.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数据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五、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结局。在术前,通过全面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依从性[6]。术中的体位护理、环境管理及密切配合手术等措施,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术后针对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科学的饮食与活动指导,促进了患者的身体恢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循证护理强调以科学研究为依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本研究中,循证护理小组通过系统地查阅文献,获取了最新、最可靠的证据,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更科学的护理服务。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六、结论
基于循证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循证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意识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
七、参考文献
[1]陈雅锦,吴鸣蝉,叶惠珍.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36):186-189.
[2]张美媛.基于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护理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4):144-146.DOI:10.19435/j.1672-1721.2023.24.047.
[3]李艳萍.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16):123-126.
[4]周雪娟,陈晓霞,徐群.多学科合作康复护理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2,43(12):3386-3388.
[5]经薇,叶双双,方珍.基于DMAIC模型优化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流程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3):4439-4442.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2.23.029.
[6]李敏,蔡懿.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三定”急救模式在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11):1497-1501+1514.
(侯蒙蒙 开封市妇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