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毛窦,这一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疾病,实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病症,主要发生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屁股缝”那里。它表现为一个含有毛发的窦道,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与痛苦。那么,这个“小洞”为何会反复流脓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
藏毛窦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是先天性因素,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内涵,不过这种情况在婴儿中较为罕见,更多见于成年人。另一种则是后天性因素,人们认为窦和囊肿是由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其中从外部进入的头发被认为是主要原因。臀部裂的负吸引作用,可使脱落的头发穿透皮下,形成短道,进而加深成窦,头发根部脱落到窦内,也可使头发干燥穿透,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藏毛窦的症状表现多样。在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的小肿块,伴有疼痛和红肿。随着病情发展,肿块可能会破溃,流出带有毛发和脓性分泌物的液体,之后反复破溃、愈合,形成慢性的窦道。患者会感到局部红肿、肿胀、热、疼痛等急性炎症特征,自动破溃流脓或手术引流后炎症消退,但多数情况下会反复发作或经常形成窦或瘘管。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持续的疼痛,还会影响正常的坐卧等姿势,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藏毛窦的诊断相对容易。其主要诊断标志是骶尾急性脓肿或慢性窦分泌物,局部有急性炎症。检查时在中线可看到藏毛腔,症状和体征明显,容易被诊断。静止期时,骶尾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孔,直径约1mm - 1cm,周围皮肤红肿硬化,常有疤痕,有的可见毛发,探针探测可探测3 - 4mm,有的可探入10cm,挤压时可排出稀臭液体。急性发作期则有急性炎症、触痛、红肿,脓性分泌物较多,有时出现脓肿和蜂窝组织炎。
对于藏毛窦的治疗,手术往往是必要的选择。因为藏毛窦很难通过保守治疗彻底治愈,若不进行手术,会反复发作,每次发作都带来疼痛、感染等问题,长期反复的炎症刺激,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的恶变等严重后果。通过手术切除藏毛窦,可直接去除病变组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手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项目,了解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判断能否承受手术。同时,要对局部进行详细检查,通过肛门指诊、超声检查或者磁共振成像(MRI)等手段,准确判断藏毛窦的大小、位置、深度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在手术前一天,要对手术部位的皮肤进行仔细准备,先用肥皂水清洗骶尾部及周围皮肤,再用剃毛刀将手术区域的毛发剃掉,然后用碘伏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手术区域。若手术涉及肛管直肠部位,还需进行肠道准备。此外,患者得知要做手术,心里会有担忧和紧张,医生和护士要与患者好好沟通,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手术方式有多种选择。切除一期缝合术适用于藏毛窦比较表浅、范围比较小,且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炎症和粘连的情况,优点是手术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后瘢痕比较小,但切除不彻底易复发。切除部分缝合术适用于藏毛窦范围较大,直接缝合会导致局部张力过大,影响切口愈合的情况,留下的切口放置引流条,通过换药让切口从底部慢慢愈合,可减少切口张力,降低感染风险,但恢复时间较长,术后需定期换药。袋形缝合术适用于复杂性的藏毛窦,特别是已形成多个窦道,或和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的情况,能有效解决引流问题,减少复发可能性,但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长,且可能形成较大瘢痕。
总之,藏毛窦虽不常见,但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却不容小觑。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至关重要。希望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能让患者早日摆脱这一“屁股缝里的小洞”带来的反复流脓之苦。
(胡选亚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