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阿尔茨海默病的10年潜伏期,如何抓住干预窗口?

2025-04-11 18: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阿尔茨海默病,这一被形象地称为“大脑慢火”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正悄然威胁着全球数以千万计的老年人。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的特点,使得许多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前,已默默承受了长达10年的潜伏期。这10年,不仅是疾病发展的关键期,更是干预与延缓病情的黄金窗口。那么,如何在这漫长的潜伏期内,敏锐捕捉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呢?

一、认识潜伏期:疾病发展的隐秘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的潜伏期,通常持续10至15年,是疾病从无症状到出现轻微认知障碍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患者脑组织中已出现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神经炎性斑块,海马区神经元开始出现微结构改变。尽管此时患者可能尚未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下降,但大脑内部的病理变化已在悄然进行。因此,认识并重视这一潜伏期,对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二、捕捉早期信号:五大症状需警惕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易察觉,但细心观察仍能发现端倪。以下是五大需要警惕的早期信号:

记忆障碍:表现为近事遗忘,即记不住刚发生的事情,如刚吃的饭、刚见的人等,但对几十年前的往事却记忆犹新。

执行功能下降:患者可能突然“不会做熟悉的事”,如忘记做饭步骤、不会调闹钟等。

语言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语言重复或逻辑混乱,如描述“苹果”时只能说“那个红色的吃的东西”。

视空间能力减退:患者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穿衣服时把袖子套错。

性格行为改变:原本温和的人可能变得多疑、易怒,或开朗的人变得淡漠、对社交活动失去兴趣。

三、多维度干预:延缓病情发展的关键

一旦识别出早期信号,应尽早启动干预措施。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延缓认知衰退速度30%至50%,让患者保持独立生活能力的时间延长2至3年。干预需从“脑健康管理”入手,涵盖非药物与药物两大方向。

(一)非药物干预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控制脂肪和糖分摄入;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减少对大脑的损害。

认知训练:通过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思维训练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录每日活动、玩卡片配对游戏、拼图、听故事回答细节问题、玩数独和脑筋急转弯等。

社交互动:鼓励患者多参加家庭聚会和社区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互动,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社交能力。

(二)药物干预

在药物窗期(MCI至中度痴呆期),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型药物如Lecanemab单抗等已被批准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这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除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延缓病情发展。

四、构建支持体系: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不仅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投入,推动早期诊断技术和治疗药物的研发;医疗机构应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提高早期症状的识别率;社区应组织更多的关爱活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照护指导。

同时,家庭也应成为患者最坚实的后盾。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耐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定期带患者进行体检和认知评估,及时发现并干预病情;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照护机构的帮助,减轻自身的照护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的10年潜伏期,是干预与延缓病情的黄金窗口。通过敏锐捕捉早期信号、采取多维度干预措施、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我们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争取更多的独立生活时间,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记忆与尊严。

 

(马田清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