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白内障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随着年龄增长,眼睛晶状体逐渐老化,才容易患上。但实际上,白内障并非只青睐老年人,以下这5类人同样需要提高警惕。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与白内障有着紧密的联系。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会严重影响眼睛的正常代谢。眼睛的晶状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光学仪器”,在正常代谢下保持透明,以实现清晰成像。然而,高血糖会使晶状体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就像原本清澈的液体逐渐变得浑浊,进而导致晶状体混浊,引发白内障。而且,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不理想,患白内障的风险就越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者
类固醇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但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类固醇药物会影响眼睛内部组织的正常代谢,干扰晶状体的生理功能,导致晶状体蛋白质结构改变,使其透明度下降,逐渐形成白内障。因此,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的人群,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密切关注眼睛的变化。
3.眼部受过外伤者
眼睛是人体非常脆弱的器官,一旦受到外伤,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白内障就是其中之一。眼部遭受严重创伤时,可能会直接损伤晶状体,导致晶状体囊膜破裂,晶状体蛋白溢出,从而引发白内障。此外,外伤还可能引起眼部炎症,炎症的长期刺激也会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增加白内障的发生几率。所以,曾经眼部受过外伤的人,无论外伤程度如何,都要定期进行眼部复查,以防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发生。
4.有家族遗传史者
白内障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白内障患者,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白内障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加。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眼睛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使一些人更容易在特定条件下发展成白内障。这类人群应更加重视眼睛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其他诱发白内障的因素。
5.高度近视者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结构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他们的眼球轴长较长,视网膜相对较薄,眼睛内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也可能受到影响。长期的高度近视状态会使眼睛处于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生理环境中,容易导致晶状体代谢异常,加速晶状体的老化过程,从而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高度近视者除了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外,还应关注眼睛的整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
虽然白内障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但上述这5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预防白内障,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和宽边帽子;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E和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血糖等慢性疾病。同时,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旦发现视力有变化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守护好自己的眼睛健康。
(王世娟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