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皮肤“红脸”别慌!放射性皮炎护理全攻略

2025-07-30 14: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放疗的“旅程”中,皮肤突然变成“大红脸”?别担心!这其实是放射性皮炎在“打招呼”。当放疗射线像“小太阳”一样持续照射皮肤,原本光滑的肌肤可能出现红斑、瘙痒、脱皮,甚至溃烂,仿佛上演了一场“皮肤抗议记”。不过别慌,掌握这几招护理技巧,就能轻松化解皮肤危机,让肌肤重回“冷静状态”。

一、先搞懂:为啥放疗会让皮肤“红脸”?

1.放疗射线的“双面效应”

放疗就像给肿瘤“照镜子”,射线穿透皮肤直达肿瘤时,会“误伤”表层及深层皮肤细胞。射线会破坏皮肤的DNA,导致细胞损伤、炎症因子释放,引发一系列反应:初期皮肤发红、干燥,中期可能出现水疱、脱皮,严重时甚至溃烂、出血。这就好比长时间暴晒在太阳下会晒伤,但放疗的“晒伤”更复杂,修复周期更长。

2.哪些部位容易“中招”?

l 胸部、颈部:乳腺癌、肺癌放疗时,这些部位皮肤薄、褶皱多,易受摩擦,比如文胸边缘、领口处。

l 腋下、腹股沟:淋巴瘤等放疗区域,这些部位潮湿多汗,皮肤互相摩擦,容易加重炎症。

l 头皮、手足:特殊部位放疗(如脑瘤、手足皮肤癌)时,毛囊和汗腺密集,反应可能更剧烈。

3.放射性皮炎的“分级信号”

l Ⅰ级(轻度红脸):皮肤出现淡红斑、轻微干燥,像被轻轻晒红的鼻尖,摸起来有点粗糙。

l Ⅱ级(红肿脱皮):红斑颜色加深呈紫红,皮肤干燥脱屑,可能伴有瘙痒或轻微疼痛,像冬季干燥起皮的脸颊。

l Ⅲ级(水疱溃烂):皮肤出现水疱、渗液,甚至溃疡、出血,疼痛明显,触碰时像伤口碰到水一样刺痛。

二、护理核心原则:温和清洁+精准保湿+严格防晒

1.清洁篇:给皮肤做“温柔SPA”

l 水温要“佛系”:用32℃.35℃温水清洁(比体温稍低),别用热水烫洗!热水会扩张血管,加重红肿,就像给“红脸”浇开水。

l 清洁剂选“无添加”:禁用肥皂、沐浴露、酒精等刺激性产品,用清水轻轻拍洗即可。如果必须去污,选婴幼儿专用的无香型温和洁面乳,像对待“婴儿肌”一样轻柔。

l 擦干方式“按”而非“擦”:用柔软纯棉毛巾轻按吸干水分,别来回摩擦!摩擦会破坏脆弱的皮肤屏障,导致脱皮加重,就像用砂纸磨伤口。

2.保湿篇:给皮肤“喝饱水”

l 选对保湿剂:

轻度红斑(Ⅰ级):用含凡士林、羊毛脂的软膏(如医用白凡士林),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成分简单无刺激,形成物理屏障锁住水分,就像给皮肤裹上“保湿保鲜膜”。

干燥脱屑(Ⅱ级):选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医用保湿霜(如脂质水胶体敷料),修复皮肤屏障,缓解干燥瘙痒,类似“皮肤的修复补丁”。

l 禁忌!: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薄荷的护肤品(如清凉型润肤乳),这些成分会刺激皮肤,加重炎症。

l 涂抹时机:清洁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此时皮肤微湿,吸收效果最佳,每天涂抹2.3次,保持皮肤持续水润。

3.防晒篇:给皮肤“撑把遮阳伞”

放疗期间及结束后1年内,照射区皮肤对紫外线极度敏感,必须严格防晒!

l 物理防晒优先:戴宽边帽子、穿纯棉长袖衣物(避免化纤摩擦)、使用遮阳伞,全方位遮挡紫外线,就像给皮肤打造“移动防晒屋”。

l 化学防晒慎用:放疗中尽量不用防晒霜(含化学防晒剂可能刺激皮肤),如需使用,选成分简单的医用物理防晒霜(含氧化锌、二氧化钛),先在小范围试用无刺激后再全脸涂抹。

三、不同阶段护理“对症下招”

1.轻度红脸(Ⅰ级):预防为主,稳住别慌

l 日常护理:每天用温水清洁后涂医用凡士林,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照射区。比如穿柔软的纯棉T恤,别穿带蕾丝花边的内衣,减少皮肤刺激。

l 止痒小技巧:轻微瘙痒时,用手掌轻拍皮肤(别抓!),或冷敷(用干净毛巾浸温水后拧干敷5分钟),缓解瘙痒感。

2.红肿脱皮(Ⅱ级):加强保湿,避免感染

l 水疱处理:小水疱别戳破!让它自然吸收,涂医用保湿霜保护;大水疱(直径>1cm)用无菌针头在边缘刺破,用无菌棉签吸干渗液,再涂碘伏消毒,最后覆盖无菌纱布,像给皮肤“贴创可贴”。

l 脱皮处理:别撕!让脱皮自然脱落,脱落区继续涂保湿霜。如果脱皮后皮肤潮红,可使用含银离子的敷料(如藻酸盐敷料),抗菌促进愈合。

3.水疱溃烂(Ⅲ级):紧急就医,专业护理

l 禁止擅自处理:出现溃疡、出血、剧烈疼痛时,立即联系放疗科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清创凝胶、生长因子凝胶(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必要时暂停放疗。

l 体位护理:避免溃烂部位受压,比如背部溃烂者多侧卧,臀部溃烂者用气垫圈悬空,减少摩擦促进愈合。

四、“避坑”指南:这些行为千万别做!

1.拒绝“手欠”行为

l 别抓挠!: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感染或瘢痕,越抓越痒形成恶性循环,就像“雪球越滚越大”。

l 别搓澡!:放疗区皮肤禁止搓澡、exfoliate,哪怕脱皮也不行!搓澡巾会撕掉新生细胞,加重损伤。

2.远离“刺激源”

l 衣物选择:放弃化纤、羊毛衣物,穿纯棉、真丝等柔软材质,减少摩擦。比如内裤选纯棉平角裤,别穿紧身牛仔裤。

l 环境控制:避免照射区皮肤接触热毛巾、暖水袋、电热毯等高温物品,高温会加重皮肤充血,就像“火上浇油”。

3.警惕“发物”饮食

l 辛辣刺激:辣椒、生姜、大蒜等会扩张血管,加重皮肤炎症,让“红脸”更红。

l 光敏性食物:放疗期间少吃芹菜、香菜、柠檬等(可能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帮助修复皮肤。

五、心理建设:皮肤“红脸”是暂时的!

很多患者看到皮肤变红、脱皮会焦虑:“是不是放疗副作用太大?”别担心!放射性皮炎是放疗的常见反应,大多数情况在放疗结束后2.4周会逐渐消退,皮肤会慢慢恢复正常。在此期间:

1. 记录变化:用手机拍照记录皮肤状态(如每周拍一次),对比发现好转趋势,缓解焦虑。

2. 寻求支持:加入放疗患者社群,听别人分享护理经验,你会发现“红脸”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六、何时需要紧急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立刻找医生:

1.皮肤溃烂面积扩大,渗液增多,伴有恶臭味(提示感染);

2.体温升高>38℃,可能合并全身感染;

3.疼痛难忍,口服止痛药无效;

4.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影响功能(如颈部放疗后活动受限)。

七、结语:皮肤护理是场“耐心战”

放射性皮炎就像放疗路上的“小插曲”,虽然会让皮肤暂时“闹脾气”,但只要科学护理、耐心应对,就能平稳度过。记住:每一次温和的清洁、每一抹保湿霜的涂抹,都是在给皮肤“加油打气”。

当放疗结束,看着皮肤逐渐恢复往日的平静,你会发现:这些护理的日子,不仅是在照顾皮肤,更是在温柔地照顾自己。愿每位患者都能带着健康的肌肤,自信地迎接放疗后的新生活!

(闫静丹 郑州市中心医院 放射治疗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