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给无数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身心负担。在我国,每年新发和死亡的胃癌病例占全球近半数,手术仍是目前治疗早期或进展期胃癌患者最主要的方式。然而,手术并非终点,术后患者还需闯过感染、营养与复发这三大关卡,才能走向康复之路。
感染关卡:严密防控,不容松懈
术后感染是胃癌患者面临的首要挑战。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遭受了创伤,免疫力也随之下降,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闯过感染这一关,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换药和护理。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家属也要做好陪伴和照顾工作,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康复环境。此外,患者还应按照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营养关卡:科学饮食,重建健康
营养关卡是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手术导致胃部分或全部被切除,原本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幅削弱,患者容易出现“吃不下”“吃不好”“吸收差”的困境。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胃癌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和康复进程,还会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后续放化疗的耐受性。
要闯过营养这一关,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术后饮食管理的科学方法。术后早期,患者应从“零”开始的试探性进食,遵循少量多餐、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原则。在食物选择上,要注重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是组织修复、免疫细胞合成的核心原料,应适量增加摄入;碳水化合物要选择低GI(升糖指数)食物,避免快速吸收引发的倾倒综合征;脂肪需限制饱和脂肪,但必需脂肪酸如深海鱼中的Omega-3有助于抗炎和黏膜修复,不可完全剔除;维生素与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B12、铁、钙等,需通过膳食补充或药剂干预。同时,患者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此外,患者和家属还应克服认知误区。不要“过度谨慎”,长期只喝米汤、稀粥,甚至拒绝补充蛋白质;也不要“急于求成”,术后早期就尝试吃红烧肉、坚果、糯米等难消化食物。要认识到胃的结构可以通过手术重建,但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急于求成或过度限制都会导致营养失衡。
复发关卡:定期复查,积极应对
复发关卡是胃癌患者术后最担忧的问题。尽管手术切除了病灶,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问题,患者需要按照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在等待复查结果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如果发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针对胃癌复发或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术后三大关卡——感染、营养与复发,是胃癌患者康复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只有闯过这三大关卡,患者才能走向康复之路,重新拥抱健康的生活。患者和家属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科学饮食、合理用药、定期复查,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来美好的明天。
(王莉 太康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