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空调、冷饮成了人们的“救星”,但一不小心,感冒也可能悄悄找上门。很多人觉得夏天感冒不用在意,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不然。夏季感冒有暑湿感冒和风寒感冒之分,若不辨明类型盲目处理,可能会让病情加重。
一、暑湿感冒:闷热潮湿的“产物”
1、形成原因
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人体容易出汗。如果此时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环境,或者过度贪凉,比如大量食用冷饮、长时间吹空调,导致汗液排泄不畅,体内湿气积聚,再加上外感暑湿之邪,就容易引发暑湿感冒。
2、症状表现
暑湿感冒的典型症状可以用“闷、黏、重”来概括。患者会感觉头昏脑涨,像被一块湿布裹着,整个人昏昏沉沉,没有精神;身体困重,四肢酸痛,仿佛被重物压着,活动起来很不自在;还会伴有胸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这是因为暑湿之邪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另外,舌苔往往比较厚腻,这也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二、风寒感冒:夏季的“意外来客”
1、形成原因
虽然夏季整体气温较高,但空调的广泛使用使得室内外温差较大。当人体从炎热的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或者夜间睡眠时没有盖好被子,就容易感受风寒之邪,导致风寒感冒。
2、症状表现
风寒感冒的症状与暑湿感冒有明显不同。患者主要表现为怕冷明显,即使穿着厚衣服、盖上厚被子,仍觉得浑身发冷;同时伴有发热,但体温一般不会太高;头痛、身痛,尤其是关节疼痛较为明显;鼻塞、流清涕,咳嗽时痰液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这些症状都是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导致卫阳被遏,营卫失调的表现。
三、预防感冒:日常细节很重要
1、合理使用空调
夏季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以26℃左右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同时,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饮食有节
饮食要清淡、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影响身体的抵抗力。
3、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夏季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中暑。
4、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夏季昼长夜短,人们容易熬夜,但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增加感冒的发生几率。因此,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
四、中医调理:增强体质是根本
1、艾灸养生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夏季可以适当艾灸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穴位,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
2、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经常按摩一些具有解表散寒、清热利湿作用的穴位,如合谷穴、风池穴、曲池穴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夏日感冒不可小觑,我们要学会辨别暑湿感冒和风寒感冒,采取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同时,注重日常的养生保健,增强体质,才能远离感冒的困扰,享受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全丽静 郑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