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中,感冒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而家长们常常会听到 “风热感冒” 和 “风寒感冒” 这两个词。很多家长对此感到困惑,同样是感冒,为何会有不同的说法?其实,这是中医对感冒的不同辨证分型,二者在病因、症状、治疗和护理上都有明显区别,准确区分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从发病季节来看,二者就有一定差异。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此时气温较低,孩子容易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而风热感冒则多见于温暖季节,像春末夏初、夏季,这时气候转暖,风热之邪更容易侵犯孩子的身体。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现在室内外温差大,比如冬季孩子长时间处于暖气充足的室内,也可能患上风热感冒,所以季节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病因方面,二者的区别更为明显。风寒感冒是由于孩子受到风寒之邪侵袭所致。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寒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当孩子受凉,比如天气突然变冷时没有及时增添衣物、淋雨、吹冷风等,风寒之邪就会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从而引发感冒。而风热感冒则是孩子受到风热之邪侵袭引起的。风热之邪多在气候温暖时出现,当孩子处于闷热的环境中、穿衣过多导致出汗后又吹风,或者接触了患有风热感冒的人,风热之邪就会侵袭人体,使肺失清肃,出现感冒症状。
症状是区分二者最关键的依据,家长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来辨别。风寒感冒的孩子,通常会有怕冷、无汗的症状,孩子可能会蜷缩着身体,喜欢躲在温暖的地方,即使穿很多衣服也还是觉得冷。发热症状相对较轻,体温一般不会太高。鼻塞、流清涕是常见表现,鼻涕像清水一样,量比较多。咳嗽时,痰液清稀、色白。孩子的舌苔薄白,脉搏浮紧。此外,孩子可能还会有头痛、身体酸痛等症状,但精神状态相对较好。
风热感冒的孩子则与之不同,他们通常不怕冷,反而比较怕热,常常会出汗,但出汗后发热症状也不会缓解。发热较为明显,体温可能会较高,甚至出现高热。鼻塞时,流的是黄稠涕,而且不容易擤干净。咳嗽时,痰液黏稠、色黄,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咽痛的症状,咽红、扁桃体可能会肿大。孩子的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偏红,脉搏浮数。同时,孩子可能会有口渴、喜欢喝水的表现,精神状态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显得比较烦躁、疲倦。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还有一些伴随症状也能帮助区分。风寒感冒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打喷嚏、声音重浊等情况,食欲一般变化不大。而风热感冒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口干、口苦、便秘、小便黄赤等症状,部分孩子还会有眼睛发红、分泌物增多的表现,食欲也可能会有所下降。
在辨证时,家长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症状,不能仅凭某一个症状就下结论。比如,不能因为孩子发热就认为是风热感冒,也不能因为孩子流清涕就断定是风寒感冒,要结合怕冷与否、出汗情况、痰液和鼻涕的颜色质地、舌苔脉象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对于二者的护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风寒感冒的孩子,护理的重点是散寒解表。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生姜红糖水,生姜有散寒的作用,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寒气。还可以用温热水给孩子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酸痛。饮食上,要给孩子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面条等,避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风热感冒的孩子,护理则要以清热解表为主。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以免影响散热。可以让孩子多喝温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绿豆汤、梨汤等,有助于清热生津。饮食上,要给孩子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总之,小儿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在多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家长准确区分二者,才能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必要时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帮助孩子尽快康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
(李敏 林州市东岗卫生院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