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海姆立克急救法:快速解除气道梗阻的“救命神招”,快收藏!

2025-07-18 08: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各位朋友,在生活中,气道梗阻是一种可能随时发生且极其危险的情况。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进食时食物堵塞气道、儿童误吞小物件等。一旦发生气道梗阻,如果不能及时解除,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就会因为缺氧而失去生命。而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应对气道梗阻的“救命神招”,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认识气道梗阻

气道梗阻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的呼吸道被异物堵住了。当异物阻塞气道时,空气无法正常进出肺部,人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无法说话、面色发紫等症状。如果完全梗阻且得不到及时救治,几分钟内就可能导致窒息死亡。常见的容易引发气道梗阻的异物有坚果、果冻、鱼刺、骨头等,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气道梗阻。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由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发明的。其原理是通过突然增加腹部的压力,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气流会快速冲击气道,从而将堵塞在气道内的异物排出。形象地说,就像是给气道来了一次“突然的猛推”,把异物“顶”出去。

不同人群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

成人及一岁以上儿童

1.站立位急救: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保持患者身体前倾、头略低、嘴张开。施救者用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然后用手部力量急速拉动双臂,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每秒约1次。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

2.自救:如果身边没有他人,自己发生气道梗阻时,可以利用椅背、桌角等坚硬物体。将上腹部压在椅背或桌角上,然后用力向内、向上冲击上腹部,重复动作,直到排出异物。

一岁以下婴儿

因为一岁以下婴儿身体比较脆弱,不能像成人一样操作,所以有专门的方法。

1.施救者坐着,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手臂贴着婴儿前胸,用手支撑婴儿的头部和颈部,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身体。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2.如果异物没有排出,将婴儿翻正,面朝上放在手臂上,同样支撑好头部和颈部。用两手指放在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快速按压5次。

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

1.力度适中:在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力度要适中。既要保证有足够的力量排出异物,又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比如导致肋骨骨折、内脏损伤等。尤其是对老人和儿童,更要格外注意力度。

2.及时就医:即使异物排出,患者呼吸恢复正常,也建议及时就医。因为在梗阻过程中,气道可能受到损伤,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3.特殊情况:如果患者是怀孕晚期女性或者过度肥胖者,应该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胸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然后向内、向上冲击胸部。

日常预防气道梗阻

虽然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非常有效的急救方法,但我们更应该注重日常预防,减少气道梗阻的发生。

1.进食习惯: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笑、边吃边说话,也不要狼吞虎咽。尤其是吃一些容易引发梗阻的食物,如坚果、果冻等,更要小心。

2.儿童监管:对于儿童,要避免他们在玩耍时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同时,给儿童吃的食物要切成合适的大小。

3.老人护理:对于老年人,要注意他们的饮食,选择容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如果老人佩戴假牙,要确保假牙合适,避免松动脱落导致梗阻。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我们应对气道梗阻的重要武器。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一“救命神招”,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同时,也要做好日常预防,让气道梗阻远离我们的生活。请大家把这些知识收藏起来,也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为生命多一份保障。

(杨刘悝 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马寨急救站)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