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乳头溢液是癌吗?普外医生教你从颜色分辨危险等级!

2025-05-06 10: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乳头溢液≠癌症,但需警惕异常信号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溢液都代表癌症。据统计,约10%-15%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乳头溢液,而更多情况下可能与良性病变(如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或生理性因素(如妊娠、哺乳期)相关。普外医生强调:溢液颜色、性状、伴随症状 是判断危险等级的关键! 

二、颜色预警:5种溢液颜色对应的风险等级

1. 透明/清水样溢液 

低风险 :常见于乳腺导管扩张或激素波动(如月经前)。 

建议 :单侧单孔溢出或伴随肿块时需就医排查。 

2. 乳白色溢液 

低-中风险 :多见于哺乳期后残留乳汁(称为“乳汁淤积”),或垂体瘤(如泌乳素瘤)。 

危险信号 :非哺乳期持续溢出,尤其伴随闭经、头痛,需查泌乳素水平。 

3. 黄色/黄绿色粘稠溢液 

中风险 :可能提示慢性乳腺炎或导管内炎症。 

注意 :若伴有红肿、疼痛,需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需排除导管内病变。 

4. 血性/暗红色溢液 

高风险 :约50%血性溢液与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性)相关,但10%-15%可能为导管内癌或浸润癌。 

立即就医 !尤其单侧单孔出血、40岁以上女性,需做乳管镜或钼靶检查。 

5. 脓性溢液(黄绿色伴臭味) 

中高风险 :急性乳腺感染(如脓肿)的典型表现,可能需穿刺引流。 

注意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三、伴随症状的“危险指数”加分项

出现以下情况,癌变风险显著上升:

单侧单孔溢出 (多孔溢液常为生理性);

自发溢出 (非挤压后出现);

合并无痛性肿块 或乳头凹陷 ;

年龄>40岁 且有乳腺癌家族史。 

四、必须做的3项检查 

乳腺超声 :首选无创检查,鉴别囊肿、实性肿块。 

钼靶(X线) :40岁以上女性筛查微小钙化灶。 

乳管镜/乳管造影 :直接观察导管内病变,精准定位病灶。 

五、治疗选择:从观察手术到精准干预 

生理性溢液 :调整内衣、减少刺激,定期随访。 

良性肿瘤 :微创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恶性肿瘤 :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综合治疗。 

六、医生忠告:2个误区要避开

“不痛就没事” :乳腺癌早期常无痛感,血性溢液即使不痛也需排查!

“男性不会乳腺出问题” :男性乳头溢液(尤其血性)恶性率更高,务必尽早就诊! 

总结 :乳头溢液需结合颜色、性状、年龄综合判断。透明/乳白色溢液 多数良性,血性/脓性溢液 必须一查到底!建议每月自检乳房,每年一次乳腺体检,早发现可显著提升治愈率。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徐岩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 普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