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家长发现,自己天天给孩子好吃好喝,可一学期过去了,孩子的个子还是不见长,始终比同龄小朋友矮一个头。其实,孩子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家长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意味着孩子的生长出现了异常。儿科医生提醒,抓住孩子的“生长黄金期”,对孩子的身高增长至关重要。
生长黄金期,错过难再补
孩子的身高增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其特定的生长规律。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有三个特殊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孩子的身高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三个黄金期分别是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
婴儿期:快速长高期
婴儿期是孩子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高的增长速度几乎是无法想象的,有的宝宝在第一年里,身高可以增加25厘米!这相当于他或她的身高几乎增长了四分之一。在这个时期,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当的户外活动,对孩子的身高增长至关重要。家长要合理喂养孩子,在宝宝4个月后及时从流质饮食向半固体、固体饮食过渡,丰富食物种类,保障孩子营养均衡全面。同时,要让宝宝睡得踏实,晚上10点到凌晨2点间务必保证宝宝处于深度睡眠,因为这个时间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能有效促进宝宝长高。
儿童期:平稳长高期
儿童期,特别是3岁到9岁之间,是孩子生长的第二个黄金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发育已经初见雏形,身高的增长虽然没有婴儿期那么迅猛,但仍然是相当稳定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每年大约可以长高5到7厘米。虽然增长的速度比婴儿期慢了很多,但这一时期对孩子身高的影响仍然至关重要。家长要为孩子精心准备一日三餐,丰富孩子的营养,多让孩子吃一些有助于长高的食物,比如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同时,还要鼓励孩子适当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运动时,骨骼通过承受压力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的延长以及强度。
青春期:身高突增期
青春期是孩子身高增长的最后一个黄金期。一般来说,男孩子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大约在13到15岁;女孩子则在12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孩子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身高的增长变得非常迅猛。每年身高的增长幅度可能达到10厘米甚至更多。这个速度是成年人无法想象的。青春期身高增长主要是因为体内的性激素(如雌激素以及睾酮)促进了骨骼的生长以及骨密度的增加。这时候,骨骼的生长板(即骨端软骨)正在迅速分化,身高的增加非常明显。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孩子在这个阶段的饮食,保证他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同时加强锻炼,帮助孩子的骨骼更好地发育。
警惕矮小因素,及早干预
孩子长得矮,主要有以下四类原因:体内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遗传因素、先天不足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一旦发现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异常,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家长要定期带孩子测量身高,关注孩子的生长曲线。如果发现孩子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或者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孩子,就要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通过拍骨龄片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对症治疗。
科学长高,从日常做起
要想让孩子长高,除了抓住生长黄金期、及早干预矮小因素外,还必须牢记四点:不偏食、早睡觉、多运动、不生气。其中,早睡早起尤为重要,因为生长激素是在晚上9点半至次日早晨5点熟睡的情况下分泌的。与此同时,孩子要多运动,家庭要和睦,心情开朗,同样有助于长个子。另外,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乱补、乱吃,以免让孩子性早熟而影响长个子。
孩子的身高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关注。抓住生长黄金期,警惕矮小因素,科学长高,从日常做起,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理想的身高。
(师海娟 商水县人民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