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白肺”上热搜?教你看懂肺炎的4个危险信号

2025-03-26 14: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近日,“白肺”一词频繁登上热搜,让不少人陷入恐慌。其实,“白肺”是重症肺炎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当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时,X光或CT片上会呈现大片白色阴影。但肺炎并非突然“白肺”,身体会提前发出预警信号。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你识别肺炎的4个危险信号,并揭秘高危人群的防护要点。

一、持续高热:身体的“警报器”持续鸣响

肺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可飙升至38.5℃甚至更高,且普通退烧药效果有限。这种发热与普通感冒不同,往往伴随寒战、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例如,2024年冬季流感高发期,北京儿童医院接诊的肺炎患儿中,85%出现持续3天以上的高热,其中1/3患儿体温超过39.5℃。

1.危险信号: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退烧后24小时内再次升温,需高度警惕。持续高热会加速身体代谢,导致心率加快、电解质紊乱,甚至引发高热惊厥(儿童)或意识模糊(老年人)。

2.科学应对:

(1)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变化曲线;

(2)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退热贴)与药物降温结合;

(3)补充电解质水(如淡盐水、运动饮料),避免脱水。

二、呼吸困难:肺部“缺氧危机”的求救声

呼吸困难是肺炎最危险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甚至在静息状态下也感到“喘不过气”。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而肺炎患者可能达到30次以上。2025年上海肺科医院研究显示,因肺炎就诊的患者中,40%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3%(正常值为95%-100%)。

1.危险信号:

(1)呼吸频率加快(成人>30次/分钟);

(2)嘴唇或指甲发紫(缺氧表现);

(3)无法平卧,需坐起呼吸;

(4)使用辅助呼吸肌(如颈部、腹部肌肉)。

2.居家自测:

(1)观察胸廓起伏:正常呼吸时胸廓起伏均匀,肺炎患者可能出现“三凹征”(锁骨上窝、肋间隙、胸骨上窝凹陷);

(2)使用血氧仪:若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3%,需立即就医。

三、咳嗽加重:肺部“清洁工”失控的警示

咳嗽是肺炎的常见症状,但若出现以下变化需警惕:

1.痰液性状改变:从白色黏痰转为黄色、绿色脓痰,或痰中带血(铁锈色痰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

2.咳嗽频率增加:夜间频繁咳嗽影响睡眠,或咳嗽时引发胸痛;

3.咳痰无力:老年人或体弱者可能因痰液黏稠无法咳出,导致痰液堵塞气道。

4.科学应对:

 

(1)鼓励咳痰:深吸气后用力咳嗽,或采用“哈气”法(先深吸气,然后像哈气一样缓慢呼气,再用力咳嗽);

(2)雾化吸入:使用生理盐水或祛痰药雾化,稀释痰液;

(3)避免盲目镇咳:咳嗽是身体排出病原体的机制,仅在咳嗽严重影响生活时使用镇咳药。

四、胸痛:肺部“炎症风暴”的连锁反应

1.肺炎引发的胸痛常被误认为心脏病,其特点包括:

(1)位置:一侧胸痛为主,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2)性质:刺痛或钝痛,可能放射至肩部或背部;

(3)诱因:长时间咳嗽导致胸膜牵拉,或炎症累及胸膜。

2.高危场景:

病毒性肺炎(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易引发病毒性心肌炎,胸痛可能伴随心悸、胸闷;

老年人胸痛可能不典型,表现为食欲下降、意识模糊。

3.科学应对:

(1)立即停止活动,采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

(2)避免深呼吸或剧烈咳嗽,必要时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3)尽快就医排查并发症(如脓胸、肺栓塞)。

五、高危人群:这些人群的“信号阈值”更低

1.以下人群出现轻微症状即需就医:

(1)65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

(2)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善,易引发重症;

(3)慢性病患者:糖尿病、慢阻肺、心脏病患者感染后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

(4)免疫抑制人群:化疗患者、器官移植受者、HIV感染者感染风险高。

2.防护建议:

(1)接种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2)避免聚集:流感高发期减少前往密闭场所;

(3)日常监测:慢性病患者定期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

六、预防胜于治疗:给肺部“上保险”

1.疫苗防护:

(1)儿童优先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

(2)老年人建议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

(3)流感疫苗每年接种,降低病毒性肺炎风险。

2.生活习惯: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就医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通风换气: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3.增强免疫力:

(1)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鱼、蛋、豆类)和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3)充足睡眠:成年人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

肺炎并非“不治之症”,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白肺”等严重后果。记住这4个危险信号: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咳嗽加重、胸痛,尤其要关注高危人群的异常表现。科学防护、及时就医,才能为肺部健康筑起坚固防线。

(李璐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