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翻个身或转个头,眼前突然天旋地转,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晃动,连站稳都成了难题?你或许会认为这只是没睡好,或是简单的体位性低血压。但如果这种现象反复发生,那你就得警惕了——可能是耳朵里的“石头”在捣乱,医学上称之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BPPV是什么?
BPPV,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前庭疾病。它的“罪魁祸首”是内耳中的耳石(又称耳石颗粒,是一种钙质结晶)脱落并进入了半规管。半规管是感知头部位置变化的重要器官,它通过内部的液体流动来帮助我们感知头部的位置和方向。当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后,原本稳定的液体流动被打乱,导致大脑接收到错误的眩晕信息,从而产生令人不适的头晕感。
BPPV的症状
BPPV的症状通常出现在快速转头、低头或翻身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剧烈的头晕和眩晕,特别是在躺下、起床、转身或抬头时,这种眩晕感尤为明显。眩晕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伴随着头晕、恶心和不稳定感。虽然这种眩晕持续时间较短,但每次发作时却足够让人感到不适,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更让人不安的是,这种头晕没有固定的时间段,白天、晚上随时都可能发生。
BPPV的成因与风险
BPPV的发生虽然与年龄有关,但并不完全是老年人的专属。很多年轻人也会因为头部受伤、长时间低头工作、久坐不动等因素,引发耳石症。此外,耳朵感染或衰老也可能导致耳石脱落。因此,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都应该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是生活中是否有频繁的头晕、恶心等现象。
BPPV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BPPV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并进行头部和颈部的检查。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特殊的头位试验来确定诊断,如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这些试验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震颤和眩晕症状的出现,可以准确判断是否为BPPV。
治疗BPPV的方法并不复杂。最常见的治疗手段是通过一些特定的体位治疗来帮助耳石重新进入正确的位置,这种治疗被称为耳石复位疗法。比如医生可能会让你做几次类似倒立或旋转的动作,以帮助耳石恢复正常的位置。这种治疗通常对大部分患者有效。针对那些症状严重、治疗无效的个体,可能还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来进一步缓解症状。
BPPV的预防与康复
虽然BPPV的预防没有捷径可走,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注意也能帮助我们减少患病的概率。比如避免过度的低头或剧烈的头部旋转,尤其是在突然改变姿势时要注意慢慢起身,给自己足够的时间适应。长期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脊柱长期处于不良的弯曲状态。一旦感到头晕,就要立刻停止活动,找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保持身体稳定,防止摔倒。
对于已经确诊的BPPV患者,除了接受耳石复位疗法外,还可以结合本体觉训练与前庭康复治疗来改善姿势平衡。本体觉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通过感官刺激、运动训练以及触觉反馈等手段来增强患者对身体位置和运动的感知能力。此外,结合视觉反馈的训练方法也是提高姿势平衡的重要途径。在本体觉被干扰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借助视觉系统的辅助来帮助恢复平衡。
结语
BPPV虽然不像一些外伤性疾病那么直接,但它却是一种能悄悄影响生活品质的小麻烦。了解它的症状,及时发现和治疗,不仅能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有序。每个人都希望能平稳地走完每一天,不被任何头晕和眩晕所困扰。因此,关注耳朵里的“石头”,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BPPV,是我们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何斐 唐河县人民医院 神内一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