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周围血管并发症?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

2025-08-01 19: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更容易发生周围血管并发症,核心原因在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对全身微循环系统的持续性损害。这种病理过程涉及多个层面:首先是代谢紊乱导致的内皮功能障碍——过高的葡萄糖浓度会直接损伤血管内壁细胞,使其分泌一氧化氮等舒张因子的能力下降,同时促进黏附分子表达增加,吸引单核细胞浸润并转化为泡沫细胞,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次,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会改变胶原蛋白结构,造成基底膜增厚和管腔狭窄。此外,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与凝血纤溶失衡进一步加剧了血栓形成风险,而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血管舒缩调节异常则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下肢远端中小动脉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甚至溃疡坏疽。

从微观机制来看,多元醇通路激活引发的山梨醇蓄积会导致细胞渗透压升高,引发细胞肿胀破裂;蛋白激酶C活化则促进生长因子释放,加速平滑肌增殖迁移。与此同时,己糖胺途径过度通量使炎症介质如TNF-α、IL-6水平上升,形成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这种多维度打击不仅局限于血管本身,还会通过氧化应激产生大量自由基,破坏线粒体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组分,这些共病因素通过机械应力加重血管负担,并与高血糖产生协同效应,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率。

在日常护理方面,首要任务是严格控制血糖达标。建议采用个体化的HbA1c目标值管理策略,通常控制在7%以下为宜,但需避免低血糖事件。饮食调控应遵循定时定量原则,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比例。运动干预需循序渐进,推荐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既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又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特别要注意足部护理:每日检查双足皮肤完整性,保持趾甲短平齐整;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冬季注意防寒保暖但禁用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

戒烟限酒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末梢血管并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酒精则可能诱发低血糖或掩盖症状。定期筛查至关重要,包括每年进行踝肱指数(ABI)检测评估下肢血流情况,必要时行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造影明确病变程度。皮肤保湿同样关键,可使用无刺激润肤剂预防干燥皲裂,修剪角质时动作要轻柔以防微小创伤。对于已出现感觉减退的患者,应教育其避免自行处理鸡眼、胼胝等问题,及时就医处理。

压力管理也不容忽视,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加重血管痉挛。可采用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心理干预手段缓解焦虑情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因其与夜间反复缺氧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在用药依从性方面,除降糖药物外,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已被证实有效,但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出血倾向。

需要强调的是,早期识别预警信号至关重要。当出现行走后小腿酸痛、皮肤温度降低、毛发脱落等表现时,提示可能存在血流灌注不足。此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考虑血管重建手术。家庭环境中应移除尖锐物品防止意外划伤,浴缸水温不宜超过37℃,洗澡后彻底擦干趾缝。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医生、血管外科医师、营养师和专科护士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有效防控。这种全方位管理模式不仅能延缓疾病进展,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胡一鸣 邓州市中医院 周围血管二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