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红眼、异物感?可能是结膜炎找上门

2025-08-08 08: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早上醒来发现眼睛发红、涩痛、分泌物增多,甚至睁不开眼?工作一天后双眼发痒、有异物感,总感觉像进了沙子?别忽视这些“小毛病”,你很可能是被结膜炎“盯上了”。

结膜炎虽然是常见的眼病,但种类多样、传染性强,有的甚至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视力。今天,就带你全面了解结膜炎,教你如何识别、预防与应对。

一、什么是结膜炎?

结膜是覆盖在白眼球表面和眼睑内侧的一层透明黏膜,起到保护眼球、分泌泪液、抵御外界刺激的作用。当这层组织因感染或刺激发生炎症时,就称为结膜炎。

结膜炎可根据病因分为以下几类:

病毒性结膜炎(最常见,常因腺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

细菌性结膜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过敏性结膜炎(多见于春秋季,对花粉、尘螨等过敏)

刺激性结膜炎(如泳池水中的氯、烟尘、异物等刺激导致)

二、结膜炎的典型表现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结膜炎虽然病因不同,但都可能出现以下常见症状:

1.眼睛发红

几乎所有类型的结膜炎都会导致眼睛发红,这是由于结膜充血所致。红眼一般集中在眼白部分,有时还伴有眼睑肿胀。

2.异物感或刺痛感

患者常描述“像眼睛进了沙子”,不停眨眼或揉眼睛。这是因为发炎导致结膜敏感或表面不平所致。

3.分泌物增多

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为脓性,呈黄色或绿色,早晨醒来时眼睛常被“眼屎”糊住;

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较少,但呈水样;

过敏性结膜炎:分泌物为黏液状。

4.眼痒或灼热感

特别是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眼痒是主要表现。患者忍不住用手揉眼,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5.怕光、流泪

尤其在病毒性结膜炎中,常出现畏光、流泪的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角膜炎。

三、不同类型的结膜炎该如何区分?


四、结膜炎是否严重?需要治疗吗?

答案是:是的,必须重视!

病毒性结膜炎:传染性强,如不隔离,容易造成家庭、学校、办公室集体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角膜炎,甚至视力下降;

过敏性结膜炎:虽无传染性,但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刺激性结膜炎:若刺激物未去除,炎症可能持续存在或加重。

五、如何科学治疗结膜炎?

1.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结膜炎症状相似,自行用药易误判病因,导致延误治疗。医生会通过裂隙灯检查、分泌物培养等手段明确病因。

2.规范使用眼药水

细菌性结膜炎:常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

病毒性结膜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

过敏性结膜炎:可用抗组胺类眼药水,如氮卓斯汀;

注意事项:不同眼药水不可混用;滴眼时避免接触瓶口与眼部;遵医嘱使用,勿擅自停药。

3.必要时口服药或冷敷

过敏性结膜炎严重者可口服抗过敏药;

有明显肿胀时可冷敷缓解症状;

避免使用激素类眼药水,除非医生明确开具。

六、家庭护理和隔离措施也很关键

1.勤洗手,避免传播

病毒性和细菌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眼屎、泪水等接触物都可能造成传播。患者及其家属应做到:

经常洗手,尤其接触眼睛前后;

单独使用毛巾、脸盆、枕巾;

不揉眼、不共用化妆品或眼药水;

患者最好暂时不上学、不上班,避免交叉感染。

2.保持眼部清洁

可用无菌棉签或纱布蘸生理盐水清理分泌物,每只眼使用不同棉签,避免交叉感染。

3.清洁居家环境

加强室内通风,定期消毒门把手、水龙头、眼镜等易接触部位。

七、如何预防结膜炎“找上门”?

勤洗手:是预防结膜炎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避免揉眼:手上的细菌易通过揉眼进入眼结膜;

游泳要戴护目镜,尽量避免公共泳池中感染;

春秋花粉季节减少户外过敏源接触;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定期更换毛巾、枕套等贴身用品。

结语

结膜炎虽然是小病,但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可能引发严重眼部并发症,还可能造成家庭和社区传播。出现红眼、异物感、流泪、分泌物等问题时,不要“扛一扛就过去了”,应及时就医,科学护理。让我们从日常做起,从一滴眼药水、一次洗手开始,共同呵护我们的“心灵之窗”!

(陈真真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眼科门诊)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