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道炎(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球约10%-20%的成年人受其困扰。当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时,强酸性胃液会腐蚀食管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这种疾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人们常说的"烧心"——胸骨后灼热感。两者关系密切,"烧心"往往是反流性食道炎最早出现的警报信号。
一、反流性食道炎的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LES)就像一道单向阀门,允许食物进入胃部,同时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当这个"阀门"松弛或功能减弱时,胃酸就会突破防线。胃酸的pH值通常在1.5-3.5之间,而食管黏膜无法耐受这种强酸环境。长期反复的酸暴露会导致食管黏膜屏障受损,引发炎症、糜烂甚至溃疡。
二、"烧心"症状的特征表现
"烧心"被患者描述为胸骨后区向上延伸的灼烧感,多在餐后1-2小时出现,平卧或弯腰时加重。这种不适感可能伴随酸水反流至咽喉,引起口苦、口酸。值得注意的是,约20%患者的"烧心"可能放射至背部,容易与心绞痛混淆。夜间反流尤为危险,不仅影响睡眠质量,反流物还可能误吸入呼吸道,引发咳嗽、哮喘等并发症。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胃镜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能直观评估食管黏膜损伤程度(洛杉矶分级)。对于不典型症状患者,24小时食管pH监测能准确记录酸反流事件。需注意与功能性烧心、食管动力障碍、冠心病等疾病鉴别。特别提醒:突发剧烈胸痛伴冷汗时,必须首先排除心源性疼痛。
四、阶梯式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
抬高床头15-20cm
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
限制咖啡、巧克力、高脂饮食
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BMI<25)
药物治疗 :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首选,疗程8周
H2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轻症
促胃肠动力药可辅助使用
黏膜保护剂形成物理屏障
手术治疗 :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胃底折叠术能有效增强抗反流屏障。新型磁环括约肌增强装置(LINX)也显示出良好前景。
五、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未经规范治疗的反流性食道炎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食管狭窄(8%-20%)
Barrett食管(10%-15%),这是明确的癌前病变
食管腺癌风险增加7-10倍
建议患者每1-2年复查胃镜,尤其是有Barrett食管改变者。维持治疗阶段可采用"按需服药"策略,即症状出现时立即服用PPI。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因激素变化和腹压增高,约40%-85%会出现反流症状。建议优先使用藻酸盐类制剂,必要时短期应用雷尼替丁。老年患者需警惕不典型表现,如慢性咳嗽、声音嘶哑等,同时注意PPI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骨折和肠道感染风险。
预防胜于治疗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细嚼慢咽、少食多餐、餐后适度活动。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模式可降低28%的发病风险。规律作息和压力管理同样重要,焦虑抑郁状态会使内脏敏感性增高,加重症状感受。
当"烧心"症状每周出现2次以上,或伴随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早期干预不仅能有效控制症状,更能预防不可逆的食管损伤。记住,那颗"燃烧的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健康警报。
(库彦彦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镜诊疗部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