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警惕“伪装者”!这些疾病常被误诊为肺炎

2025-08-11 11: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容易被识别的疾病,但有许多其他疾病却如同狡猾的“伪装者”,它们的症状与肺炎高度相似,常常导致误诊的情况发生。这不仅会影响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还可能延误病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容易混淆的疾病保持高度警惕。

肺结核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伪装者”。它和肺炎一样,都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有时还会伴有胸痛和呼吸困难。然而,肺结核通常起病较缓慢,病程相对较长,患者可能会有长期的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表现。其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时也会出现脓性痰。影像学检查方面,肺结核的好发部位多在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病灶形态多样,可呈渗出、增殖、钙化等多种改变并存的特点,而且容易形成空洞,这与一般细菌性肺炎的大片实变影有所不同。此外,通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肺癌也是常被误诊为肺炎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周围型肺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侵犯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会引起类似肺炎的表现,如咳嗽加剧、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容易被误认为是感染引起的肺炎。但肺癌患者的发热一般为持续性低热,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在影像学上,肺癌肿块边缘常不规则,有分叶、毛刺等征象,且可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手段有助于获取病理组织学诊断,从而准确鉴别两者。

肺栓塞同样具有迷惑性。当血栓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时,会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这些症状与肺炎急性发作时很相似。不同的是,肺栓塞患者往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如长时间卧床、久坐不动、近期手术史、创伤史等。其呼吸困难通常是突发性的,程度较重,同时可能伴有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D - 二聚体检测升高、CT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等检查结果对诊断肺栓塞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披着“肺炎”的外衣。例如,结缔组织病累及肺部时,可能出现间质性肺炎的表现,患者有咳嗽、气促等症状,但同时会伴有关节疼痛、皮疹、口腔溃疡等其他系统的受累表现。自身抗体谱检测阳性是这类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另外,过敏性肺炎是由于吸入有机粉尘等过敏原引起的免疫介导性疾病,也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类似于肺炎,但详细询问病史会发现患者有明确的抗原接触史,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全面细致地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既往病史、职业暴露情况等,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于疑似肺炎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更要拓宽思路,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的可能,及时调整诊断方向,以避免误诊漏诊,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揭开这些“伪装者”的真实面目,守护患者的健康。

(范林霞 项城市水寨卫生院 放射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