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关键点

2025-02-26 14: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患者会经历情绪的两极波动,从极度兴奋(躁狂)到深度抑郁。尽管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生活,但很多人对其了解仍然有限。本文将从科普的角度,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关键点,帮助普通大众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并引发对精神健康的深入思考。

一、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情绪的两极波动。患者会在躁狂期和抑郁期之间交替,有时还会经历混合状态(即同时具有躁狂和抑郁的症状)。躁狂期通常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减少、冲动行为等;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疲劳、自责甚至自杀倾向。

这种情绪波动并非简单的“情绪起伏”,而是严重到足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如果不及时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自杀、药物滥用和社交孤立。

二、如何识别双相情感障碍?

识别双相情感障碍并不容易,因为其症状可能与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相似。然而,以下几个关键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这种疾病:

1.情绪波动的时间跨度: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波动通常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而不是短暂的几天。如果一个人经历了长时间的情绪高涨和低落,可能需要警惕。

2.躁狂与抑郁的交替: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特征是躁狂和抑郁的交替出现。如果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极度兴奋,随后又陷入深度抑郁,这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信号。

3.家族史:双相情感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有这种疾病,个体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4.功能损害:双相情感障碍不仅影响情绪,还会严重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导致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双相情感障碍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通常,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心理评估和身体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诊断的关键在于识别躁狂和抑郁的交替模式,以及这些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情绪稳定剂(如锂盐)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基石。此外,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也可能被用于控制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当使用可能导致症状恶化。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家庭治疗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改善人际关系,并学会应对情绪波动。

3.生活方式调整: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管理至关重要。此外,避免酒精和药物滥用也有助于控制症状。

四、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不仅依赖于医生和药物,还需要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朋友的支持。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1.建立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孤独感,并获得必要的支持。

2.自我监测:记录情绪波动、睡眠模式和药物反应,有助于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3.避免诱因:压力、睡眠不足和药物滥用可能诱发情绪波动。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因,保持稳定的生活节奏。

4.接受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学会与疾病共存,并积极寻求治疗。接受疾病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它。

五、对精神健康的思考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需要打破对精神疾病的偏见,鼓励患者寻求帮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下是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我们如何更好地支持精神疾病患者? 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和歧视,往往使患者难以寻求帮助。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消除这些障碍,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

2.- 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吗? 尽管精神健康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但在很多地方,精神健康仍然被忽视。我们需要将精神健康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3.- 如何平衡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管理中各有优势。我们需要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这两种方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结语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精神疾病,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理解、识别和应对这种疾病,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够引发更多人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和讨论,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友善和支持的环境。

(吴三霞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 精神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