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双相情感障碍:了解情绪的“过山车”

2023-10-25 16: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2493

在五彩斑斓的人生旅程中,有些人似乎坐上了情绪的“过山车”,时而冲上云霄,兴奋不已;时而坠入谷底,绝望无助。这种极端的情绪波动,正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复杂而神秘的疾病,从症状、诊断、治疗到患者的生活管理,全面解析情绪的“过山车”现象。

一、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的“过山车”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在于情绪的极端波动,患者会在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之间交替或混合出现。这种情绪波动,就像乘坐过山车一样,让人时而兴奋不已,时而痛苦不堪。

‌躁狂状态‌下,患者可能表现出高度的兴奋、冲动和自信。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精力充沛,思维奔逸,言语增多,甚至可能出现幻觉和妄想。这种状态下的患者,可能会做出一些冒险的决定,如过度消费、投资高风险项目或与他人发生冲突。

而‌抑郁状态‌下的患者,则完全相反。他们会陷入长时间的沮丧、绝望和自责中,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思维变得缓慢迟钝,甚至出现自杀念头。这种极端的情绪波动,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其学业、工作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二、诊断:揭开情绪的“面纱”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并不简单,因为它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精神疾病相似,如抑郁症或焦虑症。通常,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心理评估来确诊。有时,医生还会建议进行血液检查或其他实验室测试,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医疗问题。

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关键在于识别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的存在。患者至少需要有1次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和至少1次抑郁发作,且这些症状必须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此外,患者的临床表现必须符合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即在抑郁发作和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之间有明显的情感波动。

三、治疗:让“过山车”平稳下来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分别控制躁狂、抑郁等发作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

‌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疗法(CBT)、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人际关系和社会节律疗法、辩证行为疗法(DBT)等进行心理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并减少疾病的复发风险。

‌物理治疗‌也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电抽搐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四、生活管理:与情绪“和平共处”

除了专业治疗外,患者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管理,以维持情绪的稳定。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生活管理建议: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生物钟,稳定情绪。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可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糖分,因为它们可能加剧情绪波动。

‌适度运动‌: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同时,运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学会放松‌:学会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在情绪波动时迅速平复心情。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双相情感障碍。

五、社会视角:打破偏见,共筑支持网络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打破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偏见和误解,为患者提供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让青少年能够在其中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和偏见。

六、结语:携手共创 情稳未来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但它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专业治疗、生活管理和社会支持的综合努力,患者完全有可能实现情绪的稳定和生活的幸福。作为精神科医生,我将继续关注和研究双相情感障碍,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这一疾病,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情感稳定”的未来!

(娄丹丹 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 精神科)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