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坐月子≠绝对安全!这些信号预示产褥感染找上门

2025-08-06 16: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产后坐月子本是新妈妈调养身体的黄金时期,但许多新手爸妈却误以为这段时间“万事大吉”,忽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产褥感染。这种由生殖道病原体引发的炎症反应并非罕见病例,若未能及时识别处理,轻则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重则可能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尽早发现并应对这场无声的健康危机。

持续高烧不退是首要警报

当新妈妈在分娩后出现超过38℃的体温且持续不降时,绝不能简单归咎于普通感冒或过度劳累。产褥感染引发的发热往往伴随着寒战、出汗等全身症状,这是机体对抗细菌入侵的自然防御机制。特别是剖宫产术后的女性,由于手术创面更大,更容易成为致病菌滋生的温床。此时若盲目等待自愈,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盆腔甚至腹腔,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建议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一旦发现异常升高趋势,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

恶露异常透露隐秘危机

正常情况下,产后恶露会经历从鲜红色到淡粉色再到白色的渐进式转变,量也逐渐减少。但如果观察到恶露突然增多、颜色转为浑浊的棕褐色,或者伴有腐臭味,这很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的典型表现。有些产妇还会感到下腹部坠胀不适,如同月经期的痉挛感加重版。这些看似平常的变化实则暗藏玄机——脱落的组织残渣与病原微生物混合发酵,正在悄然侵蚀着尚未完全修复的子宫创面。此时切勿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症状,而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源。

伤口红肿热痛不容忽视

无论是顺产时的会阴侧切缝合处,还是剖腹产留下的腹部切口,任何部位的愈合不良都可能成为细菌入侵门户。当局部出现明显红肿、按压疼痛加剧,甚至渗出脓性分泌物时,说明已经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有些妈妈羞于展示私密处的伤口,或是担心影响哺乳而忍耐疼痛,这种做法极其危险。记住,产后身体的任何异常排异反应都值得重视,专业医护人员的判断远比自我猜测更可靠。保持伤口干燥清洁的同时,定期让医生评估愈合进度才是正确做法。

排尿困难背后隐藏大麻烦

频繁跑厕所却每次只能排出少量尿液,伴随尿道灼热刺痛感,这可能是尿路感染的信号。分娩过程中导尿管的使用、产后膀胱肌肉松弛等因素共同作用,使新妈妈成为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若不及时治疗,上行性感染可能累及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等严重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腰背部酸痛而非典型尿路刺激征,容易被误认为是抱孩子劳累所致。因此,当出现排尿模式改变时,务必主动告知医护人员并进行尿常规检查。

乳房胀痛不等于单纯堵奶

哺乳期乳腺炎常被误认为是简单的乳汁淤积问题,但实际上它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趁虚而入的结果。患侧乳房不仅会出现边界不清的硬块,皮肤表面还会呈现特征性的橘皮样改变,触痛明显且伴有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错误的热敷按摩反而可能加速炎症扩散,正确的做法是在确诊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保证充分休息和水分摄入。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乳腺炎病例,更需要警惕形成脓肿的可能性。

产褥感染就像潜伏在产后恢复期的隐形杀手,其危害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作为新晋父母,既要摒弃“坐月子就是静养”的传统观念误区,也要避免过度焦虑草木皆兵。关键在于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细微警报,将观察到的症状如实反馈给医疗团队,配合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毕竟,守护妈妈的健康才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当您真正了解这些预警信号时,就能在享受初为人母喜悦的同时,为自己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卢叶 唐河县人民医院 产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