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肠镜不只是检查!这些疾病能通过它来治疗

2025-02-13 10: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提到胃肠镜,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用来检查有没有胃病、肠癌”。但在消化科医生眼中,胃肠镜早已从单纯的“检查工具”升级为“治疗利器”——不仅能看清胃肠道内部的病变,还能直接在镜下完成切除息肉、止血、剥离早癌等操作,让很多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的痛苦。了解胃肠镜的治疗功能,能帮助我们更科学地面对胃肠道疾病。

胃肠镜:从“看清楚”到“治得好”
胃肠镜是一根前端装有摄像头和操作通道的柔性软管(胃镜从口腔进入,肠镜从肛门进入)。检查时,医生通过摄像头观察胃肠道黏膜;而治疗时,可通过操作通道伸入活检钳、高频电刀、止血夹等器械,在直视下完成精准治疗。这种“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已成为很多胃肠道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这些常见疾病,胃肠镜下就能“搞定”

1. 消化道息肉:发现即切除,阻断癌变路

胃肠道息肉是黏膜表面突出的“小肉疙瘩”,看似 harmless,但部分息肉(如腺瘤性息肉)有癌变风险(从息肉到癌可能需要5-10年)。过去,切除息肉可能需要开腹手术,现在通过胃肠镜即可完成:

高频电凝切除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息肉,用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通电后将其切除,创面会自动凝固止血;

黏膜切除术(EMR):对于较大的扁平息肉(2-5cm),先在息肉下方注射生理盐水使其抬起,再用圈套器完整切除;

术后注意:切除的息肉会送病理检查,若为良性,每年复查一次即可;若有癌变倾向,需遵医嘱缩短复查间隔。

优势:避免息肉癌变,且无需开刀,术后当天即可进食流质食物。

2. 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立竿见影

呕血、黑便、便血等消化道出血,可能由溃疡、血管畸形、肿瘤等引起。过去,部分患者因找不到出血点而被迫开腹探查,现在胃肠镜能快速定位并止血:

止血夹止血:适用于溃疡出血、小血管破裂,用类似“夹子”的器械夹住出血点,2-3天后夹子会自行脱落随粪便排出;

电凝止血:通过高频电流使出血点组织凝固坏死,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小血管出血;

注射止血:向出血点周围注射肾上腺素(收缩血管)或硬化剂(形成血栓),快速控制出血。

案例:一位胃溃疡出血患者,呕血后急诊做胃镜,发现胃壁有一个0.5cm的出血点,医生用止血夹夹住后,出血立即停止,避免了手术和输血。

 

3. 早期胃肠道癌:镜下剥离,保留器官完整

 

胃癌、肠癌若能在早期发现(肿瘤局限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无需切除整个胃或肠段,通过胃肠镜下的黏膜下层剥离术(ESD) 即可完整切除:

手术过程:在肿瘤周围注射生理盐水,使肿瘤与肌层分离,再用特殊刀具沿肿瘤边缘切开,完整剥离病变组织;

适用范围:直径大于2cm的早期癌或癌前病变,且未侵犯深层组织;

优势:保留胃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术后1-2天即可进食,5年生存率与外科手术相当(可达90%以上)。

提醒:早期胃肠癌症状隐匿,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胃肠镜筛查,早发现才能早做微创治疗。

4. 消化道异物:镜下取物,避免穿孔风险

误吞鱼刺、骨头、硬币、电池等异物,是消化科常见急症。过去,尖锐异物(如鱼刺、鸡骨)可能需要开腹取出,现在胃肠镜能精准取出:对于较软的异物(如硬币、纽扣),用活检钳或圈套器直接取出;对于尖锐异物(如鱼刺、枣核),先用保护套包裹尖端,再缓慢取出,避免划伤胃肠道黏膜;若异物已嵌顿(如鱼刺扎入食管壁),需在镜下用特殊器械松解后再取出。

注意:误吞异物后别用“吞馒头、喝醋”等土方法,可能导致异物扎得更深,应及时做胃肠镜取出。

5. 其他镜下治疗:解决更多“小麻烦”

胃食管反流病: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通过胃镜下射频治疗(用射频探头破坏食管下括约肌周围的神经,增强其收缩力),减少反流;

胃肠道狭窄:因炎症、手术粘连导致的胃肠道狭窄(如吞咽困难、肠梗阻),可在肠镜下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或放置支架撑开通道;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端肌肉松弛障碍导致的吞咽困难,可通过胃镜下切开食管下括约肌(POEM术),改善进食困难。

哪些人可能需要“治疗性胃肠镜”?

出现以下情况时,医生可能建议做治疗性胃肠镜:

1.检查发现胃肠道息肉(无论大小,尤其是腺瘤性息肉);

2.出现呕血、黑便、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3.早期胃癌、肠癌(经病理和影像学确认未侵犯深层组织);

4.误吞异物后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

5.胃肠道狭窄、贲门失弛缓症等功能性疾病。

治疗性胃肠镜安全吗?术后要注意什么?

治疗性胃肠镜的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发生率低于1%,且多能通过内镜处理。术后注意事项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

息肉切除、止血术后:1-2天内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粥、面条),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有无便血、腹痛;

早期癌剥离术后:需禁食1-2天,之后逐渐从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遵医嘱服用黏膜保护剂,定期复查;异物取出后:若黏膜有损伤,需短期禁食或吃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胃肠镜早已不是单纯的“检查工具”,而是能解决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微创手术刀”。它不仅减少了手术创伤,还让很多疾病在早期就能得到根治。面对需要胃肠镜治疗的情况,不必过度恐惧——相信现代内镜技术的进步,才能更积极地守护胃肠道健康。

(吴萌 开封一五五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