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已成为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它通过精准调控神经系统功能,使患者在手术全程处于无痛、安全的状态,为医生创造理想的操作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麻醉过程涉及复杂的生理调控,从麻醉药物的起效到生命体征的维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医患双方的紧密配合。术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麻醉的安全性和手术的最终效果,甚至可能影响术后康复进程。因此,全面了解并严格执行术前注意事项,是每位患者应尽的责任,也是医疗团队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前提。以下将系统梳理麻醉术前必须关注的核心要点:
1. 禁食禁饮:这是预防麻醉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当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时,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会暂时减弱或消失,若胃内有食物残渣或液体,可能发生反流误吸,导致严重的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临床通常遵循"时间梯度原则":成人术前需禁食固体食物至少8小时(如晚餐后不再进食次日上午手术),禁饮清水或无色透明液体4小时;婴幼儿则需根据月龄调整,一般禁食4-6小时,禁饮2-3小时。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如急诊手术需特殊处理)、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务必严格遵守,切勿因饥饿擅自进食,以免延误手术或增加风险。
2. 用药说明:患者需主动提供完整的用药清单,包括处方药(如降压药、降糖药、抗凝药)、非处方药(如感冒药、止痛药)、中成药、保健品(如鱼油、人参制品)及非法药物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可能与麻醉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会增加术中出血风险,需提前3-7天停用;降糖药需根据手术时间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麻醉药物代谢速度。建议术前整理好用药包装或写在纸上,清晰告知麻醉医生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及停药时间,切勿隐瞒或自行停药。
3. 病史告知:完整的病史信息是麻醉医生制定方案的基础。需详细说明的内容包括:既往手术史(尤其是麻醉相关并发症,如术中知晓、恶性高热等罕见但致命的情况)、过敏史(不仅是药物过敏,还包括食物、花粉等过敏情况,因为过敏体质可能增加麻醉药物过敏风险)、慢性病史(如哮喘、癫痫、肝肾功能不全等)、输血史及家族特殊病史(如家族成员是否有麻醉意外史)。对于曾发生过麻醉不良反应的患者,需准确描述当时症状和处理结果,必要时可携带既往麻醉记录单供医生参考,这对预防严重过敏反应或遗传相关性麻醉并发症至关重要。
4. 慢性疾病管理:高血压患者应在术前继续规律服用降压药(除利尿剂外),保持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调整,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防止高血糖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或感染风险升高;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需提供近期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报告,医生可能会调整抗凝方案或优化心功能用药,确保手术期间心脏能够耐受麻醉和手术的双重刺激;哮喘患者需提前告知近期发作情况,携带常用 inhaler(吸入器),以便术中出现气道痉挛时及时处理。
5. 避免酒精和烟草:术前至少24小时停酒,长期酗酒者告知医生,因酒精会增强肝脏酶活性加速麻醉药代谢,可能增加麻醉剂量需求,且戒断会引发术中血压波动和心律失常。术前至少2周戒烟,尼古丁损伤血管内皮、使小血管痉挛,减少手术区供血影响伤口愈合;一氧化碳降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增加心肌缺氧风险;吸烟还刺激呼吸道黏膜使痰液增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率。无法完全戒烟者,术前48小时也应避免吸烟,以减少术中呼吸道并发症。
6. 术前准备: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60岁以上或有肺部疾病史者加做胸部X线或CT检查。特殊手术可能需更详细检查。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于术前1 - 3天完成检查,确保结果反馈给麻醉医生,避免因结果异常延期手术。部分检查需空腹,提前安排时间。
7. 心理准备:术前焦虑正常,但过度紧张影响麻醉诱导。建议患者与麻醉医生沟通,了解麻醉流程、可能不适及术后恢复;参加术前宣教课程、看科普视频减少恐惧;术前一晚保证睡眠,通过听音乐、深呼吸或冥想放松;家属给予支持,营造积极氛围。焦虑严重者,医生可能术前给予小剂量抗焦虑药。
8. 术前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开三类术前药。抗焦虑药(如咪达唑仑),术前30分钟肌注或口服,助患者放松;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术前一晚或当天早晨服,降低胃内酸度,减轻反流误吸时胃酸对呼吸道损伤;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护气道通畅,适用于气道高反应性患者。患者要按医嘱服药,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及不适反应。
9. 个人卫生:术前一天用温和洗护品清洁皮肤,重点清洗手术部位,减少细菌;不用香水等刺激性物品,防影响术中监测;当天换干净病号服,不戴饰品、不带贵重物品进手术室;长发患者用发网固定头发,防止污染手术区;术前温水漱口,不刷牙,防误吸。
10. 交通安排:麻醉药代谢需时间,术后24小时患者可能头晕、乏力、判断力下降,此时驾车危险。建议提前联系家属等接送,术后24小时有人照顾;乘公交需有陪同;门诊手术患者,医院通常要求家属签交通安排确认书,未按规定安排可能影响手术。
总之,麻醉术前准备是系统工程,涉及生理、心理、行为等层面,细节疏漏会成安全隐患。患者应将术前准备视作手术成功关键,主动学习知识,与麻醉医生、外科医生、护士良好沟通,如实反馈健康状况,严格遵医嘱。医疗团队会依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准备方案,涵盖禁食时间计算、慢性病用药调整、心理状态评估及应急预案制定等,全方位保障麻醉安全。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筑牢安全防线,让手术低风险进行,为患者康复奠基。
(陈雷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