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脏搭桥VS支架植入?一文看懂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选择智慧

2023-10-12 17: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心血管疾病之一。当这条生命之河出现严重狭窄或堵塞时,就需要通过医学手段进行干预,以恢复心肌的正常供血。在众多的治疗方案中,心脏搭桥手术和支架植入术是最为人熟知的两种。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与适用场景,患者该如何选择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差异以及决策时的考量因素。

一、技术原理大不同

心脏搭桥手术,医学上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一种开胸的大手术。医生会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下一段健康的血管,如腿部的大隐静脉或胸部的内乳动脉,将其一端连接在主动脉上,另一端绕过病变严重的冠状动脉段,直接缝合到缺血区域的远端心肌上,从而建立一条新的血液通道,使血液能够绕过阻塞部位流向心肌。这一过程就像搭建了一座桥梁,让血液重新流通起来。

相比之下,支架植入术则属于微创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技术,将带有金属网状结构的支架送至冠状动脉狭窄处,然后释放并膨胀支架,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保持血管通畅。这种方法不需要打开胸腔,创伤小,恢复快。

二、适应症各有侧重

心脏搭桥手术通常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或伴有糖尿病等复杂情况的患者。特别是对于那些病变广泛且严重的病例,搭桥手术能提供更持久稳定的血流重建效果。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解剖结构异常,如弥漫性钙化病灶,搭桥也是首选方案。

而支架植入术则更适合于单支或少数几支血管局限性狭窄的患者。它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低,尤其适合于急性心肌梗死时的紧急救治,可以迅速开通闭塞的血管,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

三、疗效与风险权衡

从长期疗效来看,心脏搭桥手术因其彻底解决了血管阻塞问题,往往能获得更好的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改善。但相应地,其手术风险也较高,包括麻醉意外、出血、感染及术后并发症等可能性增加。同时,康复周期较长,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一定要求。

支架植入术虽然即刻效果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生再狭窄的问题,尤其是未妥善控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不过,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这一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另外,由于是微创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短,恢复速度快,适合不能耐受大型外科手术的人群。

四、个体化决策的重要性

最终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位置与数量、合并症状况、年龄、身体状况以及个人偏好等因素。医生会根据全面的检查结果和专业判断,结合患者的意愿,制定最适合的治疗计划。有时候,两者并非完全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比如先做支架处理紧急情况,后续视必要性再行搭桥手术。

总之,无论是心脏搭桥还是支架植入,都是现代医学对抗冠心病的重要武器。关键在于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医患之间的充分沟通至关重要,共同做出明智的选择,守护心脏健康。

(李江红 焦作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