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腰眼发酸的毛病,正悄悄盯上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久坐的上班族、弯腰劳作的体力劳动者,还是经常熬夜的年轻人,都可能被它缠上。一旦发作,腰部的酸胀、刺痛,甚至腿部的麻木感,会让人坐立难安。不过别慌,中医的 “牵引 + 推拿” 组合,就像给腰椎来了一套 “减压按摩套餐”,能帮身体慢慢找回轻松。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 “来龙去脉”
要想用好中医的调理方法,得先弄明白腰椎间盘突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腰椎就像一串叠加的 “小骨头”,骨头之间的 “垫片” 就是椎间盘,它由外层坚韧的纤维环和中间像果冻一样的髓核组成,能缓冲走路、弯腰时的冲击力。当纤维环因为磨损、老化或突然受力变得薄弱时,髓核就可能像被挤扁的果冻一样向外突出,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是 “罪魁祸首” 之一。久坐时,腰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大得多,时间久了,纤维环就容易被 “压” 出裂痕。弯腰搬重物的瞬间,腰部受力突然增大,也可能让髓核冲破纤维环的束缚。此外,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变差,就像老化的橡皮筋,稍微用力就可能 “崩开”,这也是中老年人容易中招的原因。
突出的椎间盘一旦压迫到周围的神经,麻烦就来了。轻则腰部酸痛,活动时加重;重则下肢麻木、疼痛,甚至走路都一瘸一拐。更让人难受的是,这种不适可能时好时坏,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反反复复影响生活质量。
二、中医 “牵引”:给腰椎 “松绑减压”
牵引是中医调理腰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手段,原理就像给紧绷的弹簧松松劲,让腰椎恢复一点 “喘息空间”。
牵引的核心是通过外力拉伸腰部,增大椎体之间的间隙。就像两本书叠在一起,用力向两边拉开,书页之间的空隙会变大一样,腰椎间隙增大后,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会减轻,突出的髓核可能会稍微 “回缩”,从而减轻对神经的压迫。同时,牵引还能放松痉挛的腰部肌肉,缓解因肌肉紧张导致的疼痛。
中医牵引的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骨盆牵引。患者躺在床上,腰部和骨盆分别固定好,通过牵引装置施加适当的拉力,拉力的大小会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来调整,一般从较小的力量开始,逐渐增加。还有一种是自重牵引,比如吊单杠,利用身体的重量自然拉伸腰部,适合症状较轻的人在家尝试,但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每次 1-2 分钟即可,避免过度拉伸。
牵引时的感觉很重要。合适的牵引会让人觉得腰部有被 “拉长” 的舒适感,酸痛减轻;如果出现腰部刺痛或腿部麻木加重,说明拉力可能过大,需要及时调整。一般来说,牵引每次持续 20-30 分钟,每天 1-2 次,具体疗程要根据病情由医生制定,就像给植物浇水,不是一次浇够就万事大吉,需要循序渐进。
三、中医 “推拿”:让腰部 “气血畅通”
如果说牵引是给腰椎 “物理减压”,那推拿就是通过手法调理,让腰部的 “气血” 活起来,肌肉 “松下来”。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多与 “气血瘀滞”“筋脉不通” 有关。推拿通过按、揉、推、拿等手法,能刺激腰部的穴位和经络,就像疏通堵塞的水管,让气血在腰部顺畅流动,从而缓解疼痛。同时,推拿还能放松紧张的肌肉和韧带,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为椎间盘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
常用的推拿手法各有侧重。
l “揉法” 就像用手掌轻轻按揉面团,在腰部肌肉上打圈按摩,能放松表层肌肉;
l “点法” 是用手指或掌根按压腰部的穴位,比如肾俞、大肠俞等,力度由轻到重,能深层刺激经络;
l “推法” 则是用手掌沿着脊柱两侧从上往下推,帮助疏通气血。
l “扳法”,这种手法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通过特定的动作调整椎体的位置,适合有小关节紊乱的情况,普通人切勿自行尝试。
推拿时的力度很关键。不是越用力越好,而是要 “得气”,也就是患者感觉到酸胀、轻微疼痛但能忍受的程度。如果手法太重,可能会加重腰部损伤;太轻则起不到效果。推拿的频率一般是每周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具体要根据腰部的反应调整,就像给机器上润滑油,恰到好处才能运转顺畅。
四、“牵引 + 推拿” 的协同作用
牵引和推拿看似是两种不同的方法,搭配起来却能发挥 “1+1>2” 的效果,就像给腰椎做 “全方位保养”。
牵引先通过拉伸让腰椎间隙变大,减轻椎间盘压力,为后续的推拿 “扫清障碍”。此时腰部肌肉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推拿手法能更深入地作用于深层组织,促进气血循环,让放松的肌肉保持良好状态。反过来,推拿能缓解牵引后可能出现的肌肉轻微紧张,巩固牵引的减压效果,两者相互配合,让腰部从 “受压紧绷” 逐渐转向 “放松通畅”。
不过,这种组合并非适用于所有阶段。在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也就是疼痛剧烈、腰部活动受限的时候,要先以休息为主,适当进行轻柔的牵引和推拿,避免加重炎症;当疼痛缓解进入恢复期后,再逐渐增加牵引和推拿的强度与频率,帮助腰部功能恢复。就像处理扭伤的脚踝,先冷敷消肿,再热敷活血,步骤不能乱。
五、中医调理的 “注意事项”
想用 “牵引 + 推拿” 调理腰椎间盘突出,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否则可能白费功夫,甚至加重不适。
1. 明确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都适合牵引和推拿。如果椎间盘突出严重,髓核已经完全脱出,或者伴有腰椎骨折、肿瘤等情况,牵引和推拿可能会加重病情,这类患者需要先由医生评估,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孕妇、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也不适合推拿,以免引发风险。
2. 选择专业机构:牵引的力度、推拿的手法都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随便找个地方 “按摩” 可能会出问题。一定要去正规的中医院或中医诊所,由专业的医生或推拿师操作,他们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就像裁缝量体裁衣,才能合身舒适。
3. 配合日常养护:中医调理不是 “一劳永逸” 的,日常习惯对效果影响很大。调理期间要避免久坐、久站,坐着时在腰部垫个靠垫,减轻压力;弯腰搬东西时,先蹲下再起身,不要直接弯腰用力;睡觉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让腰部能自然放松。这些习惯就像给腰椎 “搭个保护伞”,能巩固调理效果。
4. 坚持循序渐进:腰椎间盘突出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调理也需要时间。不要指望做几次牵引和推拿就能彻底好,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疗程。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只要整体趋势是好转的,就不必过于担心,就像种庄稼,需要耐心等待收获。
腰椎间盘突出虽然让人烦恼,但只要用对方法,就能慢慢缓解。中医的 “牵引 + 推拿” 就像一双温柔而有力的手,一边给腰椎减压,一边疏通气血,让腰部重新找回轻松。不过要记住,调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根本,毕竟,保护腰椎,是一辈子的事。
(宋慧丹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疼痛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