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甲状腺与乳腺:定期检查,为健康筑起 “防护墙”

2025-08-26 10: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环境因素变化以及健康意识提升,甲状腺和乳腺健康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作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腺体组织,甲状腺与乳腺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身体的代谢、激素平衡乃至整体机能。然而,这两大部位的疾病早期症状往往隐匿,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病情可能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难度和健康风险大幅增加。因此,从检验科专业角度出发,甲状腺和乳腺必须定期检查,且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风险等级,遵循差异化的检查频次建议,才能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为什么甲状腺和乳腺需要定期检查?
从临床数据来看,甲状腺和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以甲状腺疾病为例,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已达 20%-30%,其中约 5%-10% 的结节存在恶性风险;而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在成年女性中超过 50%,乳腺癌更是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每年新发病例超 40 万。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早期症状不典型:甲状腺结节早期多无明显疼痛或肿胀,仅靠触摸难以察觉;乳腺增生或早期乳腺癌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胀痛或微小肿块,极易与生理期反应混淆。

检验科的检查手段,如甲状腺功能抽血检测、甲状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等,能够精准捕捉到身体的细微变化。例如,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五项(TSH、FT3、FT4、T3、T4),可及时发现甲亢、甲减等功能性疾病,避免因激素紊乱引发心慌、乏力、体重异常等问题;乳腺超声则能清晰显示乳腺内部结构,识别直径仅几毫米的微小肿块,区分良性与恶性特征。若等到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甲状腺癌典型症状)或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乳腺癌中晚期症状)时再检查,不仅治疗成本升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会显著下降。因此,定期检查是预防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恶化的关键环节。

二、甲状腺:不同人群的检查频次与项目
甲状腺检查的核心目标是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甲减)和甲状腺结节(尤其是恶性结节),不同人群的风险等级不同,检查方案也需个性化制定。

1. 普通健康人群(无家族史、无不适症状)
· 检查频次:建议 20-40 岁人群每 3-5 年检查一次;40 岁以上人群由于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升高,建议每 2-3 年检查一次。

· 核心项目:检验科基础检查为 “甲状腺功能三项”(TSH、FT3、FT4),可初步判断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若条件允许,可搭配甲状腺超声检查,直观观察甲状腺形态,排查结节或肿大。

2. 高风险人群(需重点关注)
高风险人群包括: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甲状腺癌、甲减);曾接受过颈部放射治疗(如因鼻咽癌、淋巴瘤进行放疗);出现甲状腺相关症状(如心慌、手抖、怕冷、乏力、颈部肿胀);女性在孕期或产后(激素变化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

· 检查频次: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若已发现甲状腺结节,需根据结节大小和性质调整频次(如直径>1cm 的结节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

· 核心项目:除甲状腺功能三项外,需加做 “甲状腺功能五项”(增加总 T3、总 T4)或 “甲状腺抗体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排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超声需详细记录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情况,若超声提示恶性风险(如低回声、纵横比>1、钙化),需进一步进行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检验科病理检查项目),明确结节性质。

三、乳腺:不同人群的检查频次与项目
乳腺检查的重点是早期发现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由于女性是乳腺疾病的主要高发人群,检查方案需结合年龄、家族史等因素制定,男性也需关注(虽发病率低,但存在乳腺疾病风险)。

1. 普通健康女性(无家族史、无不适症状)
· 检查频次:20-39 岁女性建议每 2-3 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 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超声 + 钼靶联合检查)。

· 核心项目:39 岁以下女性乳腺组织较致密,乳腺超声是首选(检验科影像类检查),可清晰显示乳腺结构,排查肿块或囊肿;40 岁以上女性乳腺组织逐渐疏松,钼靶检查(乳腺 X 线检查)对钙化灶的识别更敏感,可与超声互补,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2. 高风险女性(需强化筛查)
高风险女性包括: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患病);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乳腺癌易感基因);曾患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叶 / 导管原位癌;30 岁前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月经初潮早(<12 岁)、绝经晚(>55 岁)、未生育或晚育(>35 岁首次生育)。

· 检查频次:建议 30 岁起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若已发现乳腺结节或不典型增生,需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

· 核心项目:基础检查为乳腺超声 + 钼靶联合检查;若存在 BRCA 基因突变或家族史,需加做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更高,可发现微小病灶;若超声或钼靶提示异常,需进行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或 “乳腺组织活检”(检验科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3. 男性人群
男性乳腺疾病多与激素失衡(如雌激素升高)、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影响激素代谢)或药物副作用相关,若出现乳房胀痛、肿块或溢液,需及时检查。

· 检查频次:无不适症状者每 5 年检查一次;有症状或高风险(如长期服用含雌激素药物)者每年检查一次。

· 核心项目:以乳腺超声检查为主,若发现异常,可进行乳腺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 CEA、糖类抗原 CA15-3)和病理检查。

四、检验科检查注意事项:让结果更准确
为确保甲状腺和乳腺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需注意以下细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抽血前需空腹 8-12 小时(前一天晚上 10 点后禁食,可少量饮水),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若正在服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如优甲乐、糖皮质激素),需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调整检查时间。

乳腺超声检查:建议在月经结束后 7-10 天进行(月经期间乳腺组织充血,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前需去除上身衣物和饰品,避免涂抹护肤品。

钼靶检查:检查时需暴露乳房,可能会有轻微压迫感(需配合医生保持体位),哺乳期女性需在断奶后再进行钼靶检查,避免乳汁影响图像质量。

总之,甲状腺和乳腺的健康管理离不开定期检查,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高风险人群,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检查计划。检验科的专业检查手段为疾病筛查提供了精准依据,而早发现、早干预则是守护健康的最佳策略。建议大家将甲状腺和乳腺检查纳入年度健康体检清单,主动关注身体发出的 “信号”,为自己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 “防护墙”。

(李丽 睢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