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5大要点!起搏器术后活动全攻略

2025-03-26 20: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术后康复对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至关重要。合理的活动指导不仅能促进身体机能恢复,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详细的阶段性活动方案及注意事项。

手术当天需严格遵循医嘱保持平卧位休息,局部伤口处用沙袋压迫6小时,同时术侧肩关节必须制动。但在术后6小时内可进行腕关节的轻度屈伸运动,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以自身耐受且无疼痛为原则。当时间推进至术后6-24小时阶段,患者可开始练习术侧腕关节的屈伸、伸指和握拳动作,这些基础训练能帮助维持关节灵活性。值得注意的是,术后12小时后可将床头缓慢摇高至30度左右,而到了24小时后,在医护人员评估许可的情况下,可尝试逐步下床活动。

进入术后第二天,重点转向站立位的功能锻炼。此时应进行握拳运动:保持上肢伸直状态,先用力伸展五指再紧握成拳,每次练习同样控制在5-10分钟区间,每日重复2-3次。这种交替收缩与放松的训练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到了第三天,外展运动成为主要项目——双脚分开站立,双手自然垂于两侧,将双上肢向身体外侧展开至最大限度后收回,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增加至水平位置,每次持续10-15分钟,频次维持每日2-3次。

随着恢复进程推进,第四天引入前屈运动:仍保持站立姿势,双手置于身侧,尽可能地将两臂向前伸展;第五天则过渡到后伸运动,动作要领与前者相似但方向相反。这两个动作均以10-15分钟为单次训练时长,同样每日执行2-3次。到了第六天,旋臂运动开始发挥作用——自然下垂双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做前后旋转动作,这能有效改善肩部活动度。

在术后初期还需特别注意防护细节。例如6周内严禁游泳、打高尔夫或网球等高强度运动;术侧上肢提拿物品不得超过5公斤;避免任何可能产生剧烈震动的活动如骑马或碰碰车。进行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时更要格外小心,以防碰撞导致起搏器移位或电极损伤。日常生活中也应远离强磁场环境(如核磁共振室、变电站),虽然家用电器通常不会干扰设备正常工作,但若出现心悸、头晕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出院后的居家康复同样关键。切口完全愈合后可逐步开展爬墙训练:面对墙壁双手交替上爬,以不引发明显疼痛为界限,每日两次、每次10-15分钟的规律练习能帮助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对于体质较弱者,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或瑜伽这类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安排2-3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为宜。骑自行车也是理想的选择,无论是户外平坦道路还是室内健身车都能提供安全的锻炼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康复动作都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早期可能出现轻微切口疼痛属正常现象,不必过度担忧。但若发现伤口红肿加剧、渗液增多或伴有发热等情况,必须立即联系医疗团队。日常活动中鼓励使用术侧手完成进食、刷牙等基本自理动作,这既能促进功能恢复又能增强生活信心。

通过科学规范的运动管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重获健康活力。

(杨红蕾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四病区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