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运动前后不拉伸?小心这些骨肌损伤风险

2025-07-06 18: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你酣畅淋漓地跑完 5 公里,或是在健身房举完最后一组哑铃,是否常常忽略一个关键步骤 —— 拉伸?不少运动爱好者认为,拉伸既浪费时间又无关紧要,却不知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是守护骨骼肌肉健康的重要防线。运动前后不进行科学拉伸,可能会埋下一系列骨肌损伤的隐患,让我们的运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危害身体健康。

运动过程中,肌肉处于持续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工作状态。无论是跑步时腿部肌肉的反复发力,还是力量训练中上肢肌肉的剧烈收缩,都会使肌肉纤维产生微小的撕裂。这是身体适应运动负荷的正常生理反应,适度的撕裂能促使肌肉在修复过程中变得更强壮。然而,运动结束后,若不及时通过拉伸来放松肌肉,这些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纤维就无法得到有效舒缓。它们会像紧绷的橡皮筋一样,长期处于缩短状态,逐渐失去弹性。久而久之,肌肉的延展性和柔韧性下降,原本富有弹性的肌纤维变得僵硬脆弱,这大大增加了肌肉拉伤的风险。

肌肉拉伤是运动后不拉伸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当我们进行快速、剧烈的运动时,如突然加速跑步、篮球场上的急停急转,已经僵硬缺乏弹性的肌肉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外力,就容易出现拉伤。轻者可能只是局部肌肉酸痛,影响日常活动;严重时则会导致肌肉部分或完全断裂,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甚至可能影响今后的运动能力。许多专业运动员都曾因忽视拉伸,在比赛或训练中遭遇肌肉拉伤,不得不暂时告别赛场,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除了肌肉拉伤,不拉伸还会引发肌腱炎。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的坚韧结缔组织,它在运动中起到传递力量的关键作用。运动后肌肉的紧张会对肌腱产生额外的压力,若不通过拉伸缓解,肌腱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就会引发炎症。肌腱炎初期,患者会感到关节周围隐痛、肿胀,活动时伴有轻微的摩擦感或僵硬感。随着病情加重,疼痛会逐渐加剧,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甚至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例如,网球运动员常因反复挥拍动作且缺乏拉伸,容易患上 “网球肘”,也就是肱骨外上髁炎,这就是典型的肌腱炎病症。

不拉伸还会对关节健康造成威胁。正常情况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保持着平衡的张力,共同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但运动后肌肉紧张得不到缓解,会打破这种平衡,使关节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长期如此,关节软骨会因过度磨损而变薄,关节间隙变窄,进而引发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一种不可逆的退行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经常进行跑跳运动的人群来说,如果不重视拉伸,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关节软骨更容易受损,加速骨关节炎的发展。

除了上述急性和慢性损伤,运动后不拉伸还会导致肌肉失衡。人体的肌肉是相互拮抗、协同工作的,例如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和后侧的腘绳肌。运动后若只拉伸部分肌肉,或完全不拉伸,就会使原本平衡的肌肉力量对比发生改变。长期的肌肉失衡会导致身体姿势异常,如含胸驼背、骨盆前倾等。这些不良姿势不仅影响美观,还会进一步加重脊柱和关节的负担,引发腰背疼痛、颈椎病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拉伸呢?运动前的拉伸应以动态拉伸为主,如高抬腿、弓步走等,通过有节奏的动作缓慢地活动关节、拉伸肌肉,提升肌肉温度和弹性,为即将开始的运动做好准备。运动后的拉伸则需要采用静态拉伸,保持每个拉伸动作 15 - 30 秒,感受肌肉的舒展和放松。拉伸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例如,拉伸腿部肌肉时,可以采取坐姿体前屈的姿势,双腿伸直并拢,上半身缓慢前屈,双手尽量向脚尖方向伸展,感受大腿后侧和腰部肌肉的拉伸。

拉伸是运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就像一把保护伞,能有效降低骨肌损伤的风险,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健康。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运动爱好者,都应该将拉伸纳入运动计划,养成运动前后科学拉伸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运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健康。

(林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磁共振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