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高代谢综合征,表现为心慌、手抖、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合理的饮食管理不仅能辅助药物治疗,还能有效缓解病情波动。本文将围绕“三要三不要”的核心原则展开,帮助患者科学规划日常膳食。
一、三要:主动选择的健康食材
高能量+优质蛋白,弥补代谢损耗
由于基础代谢率显著升高,甲亢患者的能量消耗远超常人。此时需优先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及豆制品。这些食物既能提供必需氨基酸支持组织修复,又能帮助维持肌肉量。例如,清蒸鲈鱼搭配嫩豆腐汤,既易消化又能补充营养。同时,适量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如糙米、燕麦)的比例,避免单纯依赖精制糖类引发血糖骤升。
钙钾双补,守护骨骼与神经稳定
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会导致钙流失加速,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而低血钾则可能诱发周期性麻痹。因此,每日应保证奶制品(无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植物奶)、深绿色叶菜(菠菜、芥蓝)和坚果的摄入量。香蕉、土豆等富钾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注意控制总量以防腹胀。建议将芝麻酱拌入凉拌菜或用紫菜煮汤,巧妙融入矿物质来源。
膳食纤维护航肠道健康
甲亢常伴随胃肠蠕动加快,易出现腹泻问题。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减缓食物通过速度,改善排便规律。燕麦粥、苹果泥、胡萝卜丝都是温和的选择。此外,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概率。烹饪时可采用慢炖方式,使食材更软烂易吸收。
二、三不要:坚决避开的饮食雷区
告别刺激性饮品与兴奋剂
咖啡因、浓茶碱会进一步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悸、失眠等症状。同样需要警惕的是能量饮料和含可可成分的食品。若难以割舍饮品习惯,可用菊花枸杞茶替代,其天然镇静作用反而有利于稳定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中成药冲剂也可能含类似成分,选购前务必仔细阅读标签。
远离隐形碘源,阻断激素合成原料
海带、紫菜等海藻类食物含碘量极高,堪称甲状腺的“燃料库”。即便是普通食盐,我国普遍使用的加碘盐也可能成为负担。建议改用未加碘盐,并避免食用加工海鲜制品(如鱼露、虾酱)。烹饪时尽量采用蒸煮而非爆炒的方式,减少油脂吸附带来的额外热量摄入。对于爱吃零食的患者,需特别注意查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警惕隐藏的碘添加剂。
慎食十字花科蔬菜,平衡利弊取舍
西兰花、卷心菜虽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但其含有的硫苷类物质在体内转化后可能干扰甲状腺摄碘功能。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禁食,而是强调适量原则——每周不超过两次,且充分加热以破坏部分活性成分。更好的替代方案是选择彩椒、番茄等色彩丰富的蔬果,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规避潜在风险。
三、个性化调整的智慧
每位患者的体质差异决定了饮食方案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糖,而老年人则要关注骨密度变化及时补钙。定期监测甲功指标并与医生沟通,是动态优化食谱的关键。当出现食欲减退时,可将正餐拆分为五到六顿小份量进食;若存在吞咽困难,则可将肉类打成肉糜加入粥品中。记住,饮食管理的本质是建立可持续的健康模式,而非短期极端限制。
通过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甲亢患者不仅能减轻症状不适,更能为身体创造修复内环境的契机。每一次用餐都是与疾病对话的过程,智慧的选择终将汇聚成康复的力量。
(朱淑青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东院区内分泌及代谢病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