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假牙作为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的重要修复方式,能有效恢复咀嚼功能与面部形态,但许多人在佩戴初期或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疼痛、松动等不适症状。据临床数据显示,约 70% 的活动假牙佩戴者曾因不适就医,其中初期适应期疼痛和长期使用后松动是最常见的两类问题。本文将从不适原因分析、针对性处理方法到日常护理要点,全面解答活动假牙佩戴不适的解决方案。
一、先明确:不适为何会出现?
活动假牙的固位依赖基托与黏膜的紧密贴合、卡环对天然牙的固位力,当这一平衡被打破时,不适便会产生。常见诱因主要分为两类:
· 初期适应阶段:口腔黏膜需适应基托的异物感,唾液分泌增多、黏膜轻微压痛属正常现象,通常 1-2 周可缓解。但若基托边缘过长、组织面有小瘤子或咬合过高,会直接压迫黏膜引发明显疼痛。
· 长期使用后:随着牙槽骨逐年吸收(每年吸收量约 0.5-1mm),基托与黏膜间出现缝隙,固位力下降导致松动;天然牙移位、卡环磨损变形也会加剧松动,同时食物残渣嵌塞可能引发牙龈炎症,形成 “松动 - 疼痛 - 炎症” 的恶性循环。
二、分症状处理:疼痛、松动的应对方案
(一)疼痛:先排查原因,再对症处理
1.黏膜压痛(局部红肿、溃疡)
· 初期疼痛:若疼痛轻微且无明显红肿,可先减少佩戴时间(如饭后取下清洁,夜间不戴),避免咀嚼过硬食物,同时用温水含漱缓解黏膜刺激,通常 3-5 天症状会减轻。
· 明显疼痛:若出现明显溃疡或压痕,需取下假牙,用手电筒观察基托组织面是否有凸起(如小疙瘩、锐利边缘)。可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凸起处(注意力度,避免过度磨损),或用棉签蘸取少量凡士林涂抹基托边缘,减少对黏膜的摩擦。若打磨后仍疼痛,需及时就医调整基托形态。
2.咬合疼痛(咀嚼时牙齿或牙龈酸痛)
· 可能因假牙咬合过高或咬合关系异常,导致咀嚼时受力不均。此时应暂时避免用假牙咀嚼过硬食物,观察疼痛是否缓解。若疼痛持续,需就医检查咬合关系,医生会通过调磨假牙咬合面,调整咬合高度,使受力均匀,缓解疼痛。
(二)松动:分情况加固,避免脱落风险
1.初期松动(佩戴 1-2 周内轻微松动)
· 可能因黏膜尚未完全适应,或基托与黏膜间存在少量空气。可尝试在基托组织面涂抹少量假牙稳固剂(需选择正规品牌,避免刺激黏膜),增强固位力。同时,练习正确的佩戴和取下方法:佩戴时用手指轻压基托,避免用牙齿咬合就位;取下时用手指或舌尖撬动基托边缘,切勿强行拉扯卡环,防止卡环变形。
2.长期松动(佩戴数月或数年后明显松动)
· 若因牙槽骨吸收导致基托与黏膜不贴合,可先尝试更换假牙稳固剂,若效果不佳,需就医进行基托重衬(在基托组织面添加一层树脂,使其与黏膜重新贴合),通常可恢复固位力。
· 若因卡环磨损、变形导致固位不足,需更换卡环或调整卡环形态。需注意:切勿自行用钳子调整卡环,以免卡环断裂或损伤天然牙,必须由专业医生操作。
· 若松动伴随基托破损(如裂缝、边缘缺损),需及时修补,避免破损处刺激黏膜或进一步断裂。
三、日常护理:减少不适的关键步骤
科学的护理能延长假牙寿命,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需牢记以下要点:
1.清洁到位,预防炎症
· 每日取下假牙后,用软毛牙刷蘸取假牙专用清洁剂(或中性肥皂)轻轻刷洗基托组织面和咬合面,去除食物残渣和菌斑,避免细菌滋生引发牙龈炎症。
· 清洁后将假牙浸泡在冷水中(切勿用热水或酒精浸泡,以免基托变形),夜间不佩戴时也需浸泡,保持基托湿润,防止干燥变形。
2.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 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口腔科检查假牙,医生会评估牙槽骨吸收情况、假牙固位力和咬合关系,及时进行基托重衬、卡环调整等维护,避免小问题发展为严重不适。
· 若出现假牙破损、卡环松动、黏膜持续疼痛超过一周等情况,切勿拖延,需立即就医,以免加重口腔组织损伤。
3.保护天然牙,稳固基托支撑
· 若假牙依赖天然牙固位(如卡环固位),需注意保护天然牙,每日认真清洁天然牙,定期进行牙周检查,预防牙周炎导致天然牙松动,影响假牙固位。
四、警惕误区:这些错误做法会加重不适
· 误区 1:疼痛时咬牙坚持佩戴。长期压迫受损黏膜可能导致黏膜增生、溃疡加重,应及时取下假牙让黏膜休息,必要时就医。
· 误区 2:自行用 502 胶水修补假牙。胶水成分会刺激黏膜,且无法与基托树脂融合,可能导致假牙破损更严重,必须由医生用专用树脂修补。
· 误区 3:长期不更换假牙。活动假牙的使用寿命通常为 3-5 年,超过期限后基托会老化变形,牙槽骨也会持续吸收,继续佩戴会导致严重松动和疼痛,需及时更换。
活动假牙的适应与维护是一个长期过程,初期不适需科学应对,长期使用需定期维护。若通过自我调整仍无法缓解不适,或出现黏膜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假牙明显破损、天然牙疼痛等情况,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口腔科就诊,让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 “假牙舒适戴,咀嚼更轻松”。
(张先琴 郑州市口腔医院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