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折术后如何正确护理?这几个细节决定恢复速度

2025-03-24 08: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折,这个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往往会打乱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而当手术成功完成,很多人会误以为 “万事大吉”,却不知术后护理才是康复的关键战场。科学、细致的护理不仅能减轻痛苦,还能显著加速恢复进程,稍有疏忽则可能引发感染、愈合不良等严重后果。接下来,我们就从伤口护理、饮食调养、康复锻炼等多个关键维度,深入探讨骨折术后的正确护理方法。

伤口护理:严防感染,守护愈合根基
手术切口的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中之重,稍有不慎,细菌入侵就可能引发感染,严重时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术后初期,医护人员会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发热或异味等异常情况。作为患者及家属,在家中也需保持高度警惕,遵循医嘱定期更换干净无菌的敷料,保持伤口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若发现伤口出现化脓、剧烈疼痛、体温升高等感染迹象,务必立即就医。

此外,对于使用外固定架的患者,钉道护理至关重要。每天要用碘伏等消毒剂对钉道周围进行消毒,避免沾水,防止细菌通过钉道侵入体内,引发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现钉道周围皮肤发红、渗液,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饮食调养:营养加持,为骨骼修复 “加油”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作为支撑。术后饮食应遵循均衡、丰富、易消化的原则,为身体补充所需的各类营养。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术后应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制品、虾皮、鱼类等,以促进骨骼的修复和重建。同时,维生素 D 能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钙,晒太阳是人体获取维生素 D 的重要途径,在天气适宜时,患者可在户外适当晒太阳,每次 15 - 30 分钟。若无法通过晒太阳满足需求,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 D 补充剂。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瘦肉、蛋类、禽类、鱼类、奶类及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应合理搭配在日常饮食中。此外,维生素 C 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伤口愈合,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柠檬、草莓、菠菜、西兰花等都是维生素 C 的良好来源。而锌元素在创伤愈合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可通过食用牡蛎、瘦肉、坚果等食物进行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饮食应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等,这些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甚至加重炎症反应。

康复锻炼:循序渐进,重塑肢体功能
康复锻炼是骨折术后恢复肢体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关键环节,但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术后初期,肢体活动受限,患者可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例如,下肢骨折患者可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用力绷紧大腿肌肉,保持 5 - 10 秒后放松,每组进行 20 - 30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

随着骨折部位逐渐稳定,可开始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由他人或借助器械帮助活动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待骨折达到一定的愈合程度后,患者可逐渐开始主动活动,从简单的关节屈伸动作开始,逐步增加活动的强度和难度。如上肢骨折患者可进行握拳、伸展手指、抬臂等练习;下肢骨折患者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进行站立、行走练习。

康复锻炼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若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告知医生。同时,康复锻炼贵在坚持,按照康复计划持续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恢复效果。

心理调适:积极心态,助力康复进程
骨折不仅给身体带来伤痛,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因此,心理调适也是骨折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患者要正确认识骨折的恢复过程,了解康复的相关知识,对恢复充满信心。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陪伴,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

此外,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与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下棋等,转移注意力,丰富生活内容,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也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定期复查:动态监测,确保恢复顺利
骨折术后定期复查是确保恢复顺利的重要保障。通过复查,医生可以通过 X 线、CT 等检查手段,了解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骨折移位、愈合不良等问题,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一般来说,术后初期复查较为频繁,随着骨折逐渐愈合,复查间隔会逐渐延长。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复查,切勿因自我感觉良好而忽视复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骨折术后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的 “持久战”。从伤口护理到饮食调养,从康复锻炼到心理调适,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恢复的速度和质量。只有做好全方位的护理,才能让骨折患者早日摆脱伤痛,重归正常生活。

(王红 泌阳县人民医院 骨二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