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危重症的治疗领域,无创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无需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就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无创通气在呼吸危重症中的适用场景与使用要点。
无创通气在呼吸危重症中的适用场景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常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无创通气在这个阶段具有重要作用。由于COPD患者气道存在慢性炎症和阻塞,呼吸肌负荷增加,在急性加重时,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无创通气通过提供正压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减少呼吸肌做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同时,它能改善肺泡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研究表明,对于轻、中度呼吸性酸中毒(pH值在7.25-7.35之间)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心源性肺水肿
心源性肺水肿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导致肺循环淤血,液体渗出到肺泡和肺间质,引起呼吸困难。无创通气能增加肺泡内压,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改善肺水肿情况。同时,正压通气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对于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无创通气可作为一线治疗措施,快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例如,在患者突发急性左心衰竭,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时,及时使用无创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供和呼吸功能,降低心脏负担,提高抢救成功率。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
ARDS是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进而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在ARDS早期,患者可能尚未达到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程度。此时,无创通气可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手段。通过提供合适的正压通气,维持肺泡的开放,改善氧合,减少肺内分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ARDS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无创通气并非适用于所有ARDS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无创通气效果不佳,应及时转为有创通气,以免延误治疗。
4.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呼吸衰竭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接受放化疗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发生呼吸衰竭时,由于其抵抗力较弱,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进一步加重病情。无创通气在这类患者中具有独特优势。它可以在避免有创操作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例如,对于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无创通气可在有效治疗呼吸衰竭的同时,减少因气管插管可能引发的肺部感染加重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5.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合并呼吸衰竭
SAHS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气道阻塞,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长期可引起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可并发呼吸衰竭。无创通气,尤其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治疗SAHS的主要方法。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SAHS患者,CPAP能通过持续的正压气流撑开上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消除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改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从而缓解呼吸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无创通气的使用要点
1.患者选择与沟通
并非所有呼吸危重症患者都适合无创通气,应选择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严重上气道阻塞的患者。在使用无创通气前,医生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向他们解释无创通气的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例如,告知患者佩戴面罩可能会有轻微压迫感,这是正常现象,若出现不适可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调整。
2.面罩选择与佩戴
合适的面罩是保证无创通气效果的关键。面罩种类多样,包括鼻罩、口鼻面罩、全面罩等。应根据患者的脸型、面部毛发情况、舒适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面罩。一般来说,对于意识清楚、呼吸平稳的患者,可优先选择鼻罩,其相对舒适,对患者的视野和语言交流影响较小;而对于呼吸急促、张口呼吸的患者,口鼻面罩可能更为合适,能更好地保证通气效果。佩戴面罩时,要确保面罩与面部紧密贴合,避免漏气,但也不能过紧,以免压迫面部皮肤导致损伤。可通过调整面罩的固定带和使用减压贴等方式,提高面罩佩戴的舒适度和密封性。
3.参数设置与调整
无创通气的参数设置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主要参数包括吸气压力(IPAP)、呼气压力(EPAP)、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初始参数设置一般为:EPAP 4-6 cmH₂O,IPAP在EPAP的基础上增加4-6 cmH₂O,呼吸频率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设置在12-20次/分钟左右。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同步情况、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指标,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参数。例如,若患者呼吸费力,可适当增加IPAP;若出现人机对抗,可调整呼吸频率或触发灵敏度,以达到最佳的通气效果。
4.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无创通气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需要及时预防和处理。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面部皮肤压伤、胃肠胀气、误吸、排痰障碍等。为预防面部皮肤压伤,应定期调整面罩位置和固定带张力,使用减压贴保护受压部位皮肤;对于胃肠胀气,可适当降低吸气压力,避免患者吞咽过多气体,必要时可使用胃肠减压措施;为防止误吸,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坐位,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进行无创通气;对于排痰障碍,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可给予雾化吸入等措施促进痰液排出。
无创通气在呼吸危重症治疗中具有广泛的适用场景,但要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需要医生准确把握适用场景,严格掌握使用要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葛明 宁陵县人民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