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CTS)是现代人群中发病率不断上升的神经压迫性疾病,在长期用电子设备的办公族和手工业者中更常见。它是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典型代表,主要影响手腕掌侧正中神经,该神经负责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桡侧半的感觉信号传递,还支配大鱼际肌群关键肌肉运动。当正中神经穿越腕管(由8块腕骨和腕横韧带形成的狭窄空间)时,管内压力异常增高使其受压迫,初期有间歇性手指麻木,随病情发展会出现持续性疼痛、感觉减退甚至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效率。
腕管位于手腕掌侧,是人体易发生神经卡压的部位之一,长约2 - 2.5厘米、宽约1.5厘米,背侧由腕骨掌侧面构成弧形骨性凹槽,掌侧由腕横韧带覆盖成密闭空间。腕管内除正中神经外,还有九条屈指肌腱及其腱鞘结构,手腕活动时有动态摩擦和体积变化。正常时腕管内有2 - 3毫升潜在间隙,病理因素使间隙缩小或内容物增多,管内压力超正常阈值就会压迫正中神经,这也是腕管综合征被称为“鼠标手”或“键盘腕”的解剖学基础。
1. 长时间重复性手腕动作是腕管综合征首要危险因素,数字化办公时代更突出。现代人群日均用电脑超4 - 6小时,重复性腕关节动作会致腕管内肌腱炎症、腕横韧带增厚挛缩。每天打字超2小时人群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3.5倍,长期手指精细操作职业人群发病率达15% - 20%。此类动作增加肌腱体积、升高腕管内压力,长期累积造成神经慢性损伤。
2. 手腕创伤是继发性腕管综合征重要病因,包括急性骨折、韧带损伤和慢性劳损。腕骨或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不当改变腕管结构,软组织损伤使腕管内容物增多或狭窄。约12% - 15%腕部骨折患者伤后3 - 6个月出现迟发性症状,与骨折愈合问题有关。长期轻微腕部撞击也会引发神经压迫。
3. 全身性水肿或局部组织液增多是腕管内压力升高常见诱因。妊娠期女性约10% - 30%中晚期出现症状,分娩后缓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及炎症性疾病会减少腕管有效空间。这类患者腕管内压力升高,症状双侧对称、晨重暮轻。
4. 炎症性疾病是腕管综合征重要病理基础,类风湿关节炎最典型。它使屈肌腱滑膜增厚,患者中腕管综合征发生率达30% - 40%,常累及双侧。痛风性关节炎、化脓性腱鞘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会损伤正中神经,伴有炎症表现。
5. 腕管内占位性病变虽少见,却是重度腕管综合征重要病因。良性肿瘤、腱鞘囊肿会压迫正中神经,恶性肿瘤侵犯腕管结构发生率不足1%。此类病因症状进展快、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切除肿瘤是关键治疗手段。
6. 遗传因素在腕管综合征发病中不可忽视。约15% - 20%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某些基因变异导致腕横韧带异常。天生腕管容积小或腕骨排列异常人群易神经卡压,发病年龄早、症状双侧对称,提示遗传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
腕管综合征临床症状具阶段性和特征性分布,反映正中神经受压程度加重。初期多在夜间或清晨手指麻木等,因睡眠手腕屈曲致腕管内压力升高。病情进展症状转为持续,白天抓握等动作时加重,可放射,累及特定手指形成“猿手”分布区,病程超6个月可出现肌萎缩等不可逆损伤。
诊断需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形成“临床 - 电生理 - 影像学”体系。病史询问关注关键信息;体格检查有Tinel征等经典诱发试验;神经电生理检查是“金标准”;影像学检查中高频超声可显示腕管结构,MRI能评估神经及排除病变。
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依症状、病程和神经损伤程度选阶梯式方案。轻度患者首选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者考虑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缓解多数轻度患者症状,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治疗方案还需考虑患者多方面情况。
- 保守治疗基础是休息和避免重复性手腕活动,建立“动静结合”机制,可降低腕管内压力。
- 冰敷疗法通过局部低温减轻炎症和水肿,缓解急性发作症状。
- 腕部支具或夹板固定维持腕关节中立位,是中重度患者辅助手段,佩戴时间不宜过长。
- 非甾体抗炎药缓解轻中度疼痛,口服短期用,外用适合长期用,但不能逆转病理基础。
- 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疗效强,适合症状严重者,但反复注射有并发症风险。
经3 - 6个月保守治疗无改善,或病程超1年、有严重症状和神经损伤者应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性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核心是切断腕横韧带解除压迫。术后多数患者感觉症状改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长,术前病程短、无肌萎缩者预后好。
结语:预防腕管综合征需构建“一级预防 - 二级预防 - 三级预防”全周期防控体系,核心是减少腕部累积性损伤、优化腕部力学环境。一级预防面向普通人群,推广健康用腕知识,如保持腕关节中立位操作、定时工间休息、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设备。二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腕部健康检查,佩戴预防性腕托,进行针对性训练。三级预防针对术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和重复性动作,降低复发风险。研究显示,科学预防措施可使腕管综合征发生率降低 50% - 60%,对维护上肢功能健康意义重大。
(赵磊 郑州市中心医院 创伤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