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枸杞泡水人人都适合吗?这三类人慎用!

2025-05-14 08: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枸杞作为传统养生佳品,常被人们用来泡水、煮粥或直接嚼服,因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等功效而备受推崇。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饮用枸杞水——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体质差异决定了某些人群需谨慎甚至避免使用。以下是三类尤其需要警惕的人群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类:阴虚火旺者

这类人往往表现出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症状。枸杞性味甘平偏温,归肝、肾经,虽有滋阴作用,但其温热之性可能加剧体内已有的“虚火”。例如,长期熬夜导致阴液耗损的年轻人,或更年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引发的燥热感,若盲目进补枸杞,反而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加重、失眠多梦等问题。此外,部分人误将枸杞当作万能保健品大量服用,结果适得其反,这正是忽略了个体体质差异的表现。

现代研究也发现,过量摄入枸杞中的多糖成分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对本就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造成额外负担。因此,这类人群若想调理身体,应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更合适的滋阴清热食材,如麦冬、石斛等。

第二类:脾胃虚弱伴腹泻者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而枸杞质地润泽,含有较高的黏液质和糖分。对于本身消化功能薄弱、容易腹胀便溏的人来说,频繁饮用枸杞水会进一步阻碍运化过程,导致湿邪困脾。典型表现为食欲减退、大便稀软不成形,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特别是老年人群,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胃肠蠕动减缓,更易出现此类问题。

从营养学角度看,枸杞中的膳食纤维虽有助于肠道健康,但对敏感肠胃而言却是刺激源。曾有临床案例显示,一名慢性肠炎患者因连续两周每日饮用枸杞茶,导致腹痛频率增加三倍。这说明即使是天然食材,也必须结合个人耐受度来调整摄入量。建议这类人群优先改善饮食习惯,待脾胃功能恢复后再酌情尝试少量枸杞制品。

第三类:正在服用特定药物的患者

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枸杞中含有的某些活性成分(如甜菜碱、β-胡萝卜素)可能干扰西药代谢途径。例如:

抗凝血药使用者需注意——枸杞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与华法林、阿司匹林同服可能增强出血风险;

降糖药服用者要警惕——尽管枸杞本身升糖指数较低,但其所含的果糖仍可能影响血糖波动曲线;

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的病人也应慎用,因为枸杞多糖可能调节免疫功能,理论上存在干扰疗效的可能性。

此外,高血压患者若正在服用利尿剂类降压药,还需考虑枸杞保钾的特性是否会导致血钾异常升高。这些潜在的风险提示我们:在疾病治疗阶段,任何膳食补充剂的使用都应提前告知主治医生,切勿自行叠加疗法。

科学食用建议

辨清体质再入手:通过观察舌象(淡白/红绛)、脉象(沉细无力/弦数有力)初步判断自身类型;

控制用量与频次:健康成人每日干品不超过15克为宜,可搭配菊花、陈皮等平衡药性;

注意加工方式:直接嚼服比长时间高温冲泡更能保留营养素,但口腔敏感者可选择温水短浸;

特殊时期暂停:感冒发热、经期前后等阶段性生理变化期间暂停使用更安全。

总之,枸杞绝非“万人一方”的灵丹妙药。真正的养生智慧在于顺应自然规律,根据自身状况动态调整饮食结构。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停用并寻求专业指导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毕竟,最适合你的养生方案,永远建立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

(秦进进 郏县中医院 中药房 主管中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