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春痘”,我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中学时期的尴尬回忆:考试压力大、作息混乱、饮食油腻,额头上开始“点灯”,下巴上开“会议”。可没想到,时光飞逝,步入职场、穿上正装、手握保温杯之后,痘痘依然不离不弃——25岁了,怎么还在爆痘?
别急着怀疑自己是不是“青春停留的奇迹”。事实上,成年人长痘早已不是个例,而是被越来越多皮肤科医生定义为“成人痤疮”。它和青少年时期的痘痘可不是一个“逻辑”。今天,我们就来揭开25+仍爆痘的真相——不为青春背锅,而是要找出真正的“元凶”。
一、不是青春期,是“压力期”
成年人的生活有多少压力,脸上就有多少颗痘。升职焦虑、通勤地狱、催婚追债、作息混乱,每一个生活场景都是油脂分泌的“助燃剂”。
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身体会释放大量皮质醇,这是一种“压力荷尔蒙”,它不仅会刺激皮脂腺工作过度,还会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让本该是“一颗小粉刺”的痘痘瞬间膨胀成“红肿火山”。
所以,当你在为老板的“已读不回”烦恼时,皮肤也在为“皮脂爆发”做准备。
二、护肤越认真,痘痘越猖狂?
“我都25岁了,已经用上了三千块一瓶的精华,怎么还在长痘?”——这句吐槽几乎是现代护肤族的共鸣。
真相是,护肤“用力过猛”本身就可能是长痘元凶。许多成人为了抗老、美白、收毛孔,频繁叠加各种活性成分(如水杨酸、A醇、烟酰胺、果酸),却忽略了皮肤屏障的“脆弱”。
成年人的皮肤本就没有青春期那么皮实,过度清洁、频繁去角质或高浓度精华可能导致角质层受损、微生态紊乱,皮肤自我修复力下降,细菌乘虚而入,痘痘自然纷至沓来。
一句话总结:护肤不能像KPI一样“堆料”,要科学、温和、适度。
三、内分泌不调:不是青春荷尔蒙,是成年“节律紊乱”
很多人以为内分泌问题是青春期的“专利”,但其实25岁之后的女性痘痘问题,和“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失衡”高度相关。
特别是围绕月经周期,在下巴、嘴角反复冒出的痘,多半与黄体期雄激素上升、皮脂分泌增加有关。如果你总是在月经前后一周“爆痘”,别担心,这不是玄学,是激素。
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也是成年人痘痘的一大诱因。它不但会让你长痘,还可能带来体毛增多、月经不调、体重飙升等问题。如果痘痘和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四、饮食生活方式:不是奶茶,是“代谢炸弹”
成年人的饮食“自由”有时就是皮肤的“死亡通知书”。外卖、奶茶、熬夜、饮酒,看似享受生活,实则默默为痘痘铺路。
尤其是高糖、高乳制品、高饱和脂肪的食物,被研究证实与痘痘密切相关:
糖分会促进胰岛素升高,间接刺激雄激素分泌;
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会让皮脂腺异常活跃;
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干扰皮肤修复能力。
如果你一边喊着“怎么又长痘”,一边用炸鸡啤酒安慰自己,那可能不是青春作怪,而是生活方式正狠狠“反噬”你。
五、痘痘位置暗示你的“内部bug”
你知道吗?成年人痘痘“长哪儿”并不随机,它往往在告诉你身体某些区域出了问题:
额头:多与压力、熬夜、消化不良有关;
下巴/嘴角:荷尔蒙波动或月经周期相关;
两颊:可能是护肤品不当或毛巾、枕头不洁;
后背/胸口:与油脂分泌旺盛、汗液堵塞毛孔有关,穿不透气的衣物是“帮凶”。
别再盲目祛痘,要学会“解码”痘痘的信息,找到问题根源。
六、那到底该怎么办?成年人战“痘”新策略
减少护肤步骤,重点修护屏障:选择温和洁面+基础保湿+少量活性精华(如水杨酸、壬二酸等)。
规律作息,减少熬夜和压力堆积:皮肤的“自我修复工厂”多在晚上10点至凌晨2点开工。
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奶制品和油炸食品,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的蔬果和Omega-3脂肪酸。
不要手贱挤痘:这不仅可能导致感染,还会留下痘印或凹疤。
适当就医:尤其是顽固反复的痘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维A酸类、激素调节药物等。
最后,别再拿“青春期没过完”自我调侃了。25岁之后的你,不是“青春太旺”,而是身体和生活节奏发生了新的变化。痘痘不是简单的皮肤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健康提示器”。
如果你正经历“成年人的痘痘”,不妨把它当成身体发出的温柔提醒——是时候放慢节奏,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了。与其一边爆痘一边焦虑,不如开始一场从“里到外”的皮肤大扫除。
因为,痘痘不是青春的标配,自律与改变,才是成熟的开始。
(谢芳 永城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