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这个听起来既熟悉又有些神秘的名词,实际上是新生儿期常见且需要家长关注的一种生理现象或病理状态。当新生儿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染时,我们称之为黄疸。本文将深入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成因、分类、症状、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小黄人”的秘密。
一、新生儿黄疸的成因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这些胆红素会经过肝脏代谢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然而,新生儿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尚不完善,加之红细胞破坏增多、肠肝循环增加等因素,容易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引发黄疸。
具体来说,新生儿黄疸的成因包括:
- 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破坏快,释放出的胆红素多。
- 肝脏代谢能力不足: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有限。
- 肠肝循环增加: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无法将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排出,增加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 其他因素:如缺氧、感染、溶血病、胆管炎、新生儿肝炎等,均可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黄疸。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黄疸根据其原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能持续至2~4周。生理性黄疸的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及精神状况均正常,无需特殊治疗。
-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则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黄疸,其出现时间早(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重、进展快、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退而复现。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贫血、肝脾肿大、发热、感染中毒症状等,严重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引发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三、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症状是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生理性黄疸的患儿黄染程度较轻,一般局限于面颈部,躯干和四肢黄染不明显,且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黄染程度较重,黄染顺序从脸部到胸口,再到躯干和四肢,严重者手心、脚心也会泛黄,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眼球泛黄的现象(巩膜黄染)。
此外,病理性黄疸的患儿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精神萎靡:患儿反应差,嗜睡,吸奶无力。
-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减退或增高,严重时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
- 其他症状:如发热、贫血、肝脾肿大、水肿、心力衰竭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与黄疸的病因密切相关。
四、新生儿黄疸的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 临床表现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食欲情况以及黄疸消退的时间来初步判断是否为黄疸。如果患儿皮肤黄染明显,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且伴有精神萎靡、肌张力异常等症状,应高度怀疑病理性黄疸。
- 实验室检查
胆红素检测是确诊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静脉血胆红素测定和经皮胆红素测定。静脉血胆红素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操作复杂;经皮胆红素测定具有无创、快捷、方便等优点,但易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和肤色的影响,结果可能不准确。此外,还可根据需要进行红细胞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肝功能检查、超声B超检查等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
五、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应根据其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保证充足的奶量、适当口服益生菌和退黄药(如茵栀黄口服液)进行处理。家长也可多让患儿晒太阳(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主要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和换血疗法。
- 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蓝光照射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从胆汁或尿中排出体外。在进行光照疗法时,需对患儿的眼睛和生殖器官进行避光遮盖。
- 药物治疗:包括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肝酶诱导剂可促进胆红素的代谢;白蛋白可与未结合胆红素结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免疫球蛋白则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可减轻溶血反应从而减轻黄疸。
- 换血疗法:换血疗法一般用于严重的黄疸或Rh溶血、严重的ABO溶血等疾病。通过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此外,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还需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胆汁淤积性黄疸需进行胆汁的疏通;病毒感染性黄疸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胆道闭锁性黄疸则需进行外科手术等。
六、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
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同时,良好的护理措施也是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保障。
-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乳、嗜睡、肌张力减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同时,注意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 合理喂养
黄疸期间患儿常表现为吸吮无力、食欲缺乏,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对于母乳喂养性黄疸的患儿,可适当增加母乳喂养次数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 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再吸收,有利于黄疸的消退。家长可适当给患儿喂水或口服益生菌以促进排便。
- 预防感染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如有发热、感染中毒症状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 心理支持
家长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同时,家长也需了解黄疸的相关知识,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七、总结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或病理状态,家长应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现象。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则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促进患儿康复。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措施也是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保障。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就医治疗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家长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并正确应对这一现象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守护好每一个“小黄人”的健康成长!
(安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