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王新棉:初生婴儿为何变“小黄人”?揭秘新生儿黄疸的那些事儿

2023-11-09 02: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新生儿黄疸,一个让许多新手父母闻之色变的话题,常常让初生的宝宝变成“小黄人”。那么,新生儿为何会患上黄疸?它又有哪些分类和症状?如何区分并有效治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秘新生儿黄疸的那些事儿。

一、新生儿黄疸的成因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发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具体成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大类。

生理性因素:

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新生儿在母体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生成增多以提供更多的氧气。出生后,随着呼吸功能的增强,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来运输氧气,导致多余的红细胞破坏、衰老,分解成胆红素进入血液。

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低下: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相对较弱。

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新生儿肠道蠕动能力较差,肠道内菌群尚未建立完全,导致胆红素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增加。

病理性因素:

红细胞增多症、溶血:如ABO溶血、Rh溶血等,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增加。

感染:新生儿感染可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同时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先天性代谢缺陷:如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等,导致肝脏处理胆红素的功能低下。

胆道闭锁、肝炎: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引起胆红素升高。

二、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与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出生后2~3天。

高峰期:出生后4~6天。

消退时间:足月儿一般在7~14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3~4周消退。

症状:表现为皮肤浅黄色或黄里透红,吃奶及精神状况良好。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发。

症状:黄疸程度较重,黄染顺序从脸部到胸口,再到躯干和四肢,严重者手心、脚心泛黄,甚至眼球泛黄(巩膜黄染)。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未消退。部分患儿可出现嗜睡、吸奶无力、呛奶、肌张力改变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胆红素脑病,导致智力障碍、脑瘫等后遗症。

三、新生儿黄疸的区分与治疗

区分方法:

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部位和程度。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体温变化等。

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进行确诊。

治疗方法:

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保证充足的奶量、适当晒太阳、口服益生菌等方式促进黄疸消退。

病理性黄疸: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溶血性黄疸需进行抗溶血治疗;胆道闭锁需进行手术治疗;肝炎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等。同时,可采用蓝光照射、输注白蛋白、使用肝酶诱导剂等方法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特别严重的黄疸,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四、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

孕期加强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

分娩过程中注意避免产伤和感染。

出生后加强喂养和护理,提高新生儿免疫力。

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密切观察黄疸的变化情况,如有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避免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成因、分类与症状,并掌握正确的区分与治疗方法,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保护宝宝的健康成长。

(王新棉 南阳南石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