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窘迫综合症概述
1. 定义与流行病学
定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一种影响早产儿的严重疾病。由于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塌陷和呼吸困难。
流行病学:RDS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中,尤其是胎龄小于37周的婴儿。据统计,胎龄越小,发生RDS的风险越高。在极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克)中,RDS的发生率可高达50%。
2. 病理生理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正常肺泡表面覆盖有一层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这种物质能够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防止肺泡在呼气时塌陷。在RDS患儿中,由于肺泡II型细胞发育不成熟或受损,导致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肺泡容易塌陷,增加呼吸做功。
肺泡塌陷与通气障碍: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塌陷,肺顺应性下降,即肺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扩张的难易程度降低。这会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氧气无法有效进入血液,同时二氧化碳排出受阻,造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1. 症状与体征
进行性呼吸困难:患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急促,频率可达60次/分以上,并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
发绀:由于缺氧,患儿口唇、面部及四肢末端可出现青紫。
呼吸衰竭:严重者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甚至心跳停止。
2.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pH值下降,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透明度降低,内有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呈现“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
血清电解质测定:有助于评估酸碱平衡状态和电解质紊乱情况。
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
1. 一般治疗
保温:将患儿置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保持体温稳定,减少氧耗和热量散失。
供氧:根据缺氧程度给予不同方式的氧疗,如头罩吸氧、面罩吸氧或持续正压给氧(CPAP)。对于严重缺氧者,可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纠正酸碱失衡: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适当给予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
2. 药物治疗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通过气管插管将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直接注入患儿气道内,以补充内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不足。这是治疗RDS的关键措施之一,能有效改善肺泡表面张力,促进肺泡张开,提高肺顺应性。
抗生素治疗:对于继发感染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其他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
3. 特殊治疗
高频震荡通气(HFOV):对于传统机械通气无效的重症病例,可尝试使用HFOV。它通过高频振荡产生小潮气量气体交换,减少肺损伤风险。
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于极危重病例,当常规治疗无效时,ECMO可以提供短期的心肺功能支持,为肺部恢复赢得时间。但需注意其技术复杂性和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四、预防与预后
1. 预防措施
产前预防: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孕妇,可在产前数天至数周内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以降低RDS的发生率。
产后监护: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RDS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2. 预后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轻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合并严重并发症者。
治疗时机与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合理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机械通气等措施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个体差异:患儿的胎龄、体重、基础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因素也会影响预后。
3. 长期随访与康复
定期随访:对RDS患儿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和肺部功能恢复情况。
康复训练: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呼吸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以促进其早日康复。
(李伟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重症监护室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