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蒋笑笑:走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09-14 15: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生命的最初旅程中,每一个新生儿都是家庭中最珍贵的宝藏。然而,对于一些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来说,他们的旅程可能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一个因透明膜的出现而引发的呼吸危机。今天带您走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概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一种因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缺乏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这种疾病的名称中,“透明膜”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患儿肺部病变的特征:肺泡表面形成了一层透明的薄膜,阻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复杂磷脂蛋白混合物,其主要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在呼气时萎陷。在早产儿或某些特定情况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不足或功能障碍,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陷,进而引发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呼吸急促和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通常表现呼吸急促,60次/分以上,吸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征,伴有鼻翼扇动,病情进行性加重时,继而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青紫、呼吸衰竭等。

发绀:由于肺的氧合功能受损,新生儿面部、口唇和指甲床可能出现发绀,这是因为血液中的氧饱和度低,无法完全满足身体的氧需求。

心率异常: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心率可能异常,可表现为心动过速或心跳过慢,这是因为呼吸窘迫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呼吸音异常: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出现呼吸方面的异常音,如呻吟呼吸、双肺呼吸音低等,这些异常音反映了肺部通气和呼吸的困难。

血气改变:血气分析显示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下降,剩余碱负值增加。

为什么会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因为早产儿的肺还未发育成为足以完成气体交换功能的器官。宝宝胎龄22-24周时,肺表面活性物质才开始出现在肺内,35周之后迅速增加,所以出生时胎龄越小的早产宝宝肺内表面活性物质越少,也就越容易得NRDS。有资料显示,NRDS发病率在出生胎龄28周早产儿为80%,胎龄24周则高达95%。如果存在多胎、选择性剖宫产、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围生期窒息、男婴,NRDS的发生率会显著增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主要围绕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善通气功能和支持治疗展开。无创通气(如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NRDS的重要手段之一。无创通气通过给肺泡提供一个呼吸末压,防止肺泡萎陷,并有助于萎陷肺泡的重新打开。而有创机械通气则通过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为患儿提供足够的通气支持。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线救治手段。通过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有效补充患儿体内缺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缓解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还能明显降低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对于少数严重病例,当上述治疗方法无效时,体外膜肺治疗(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可能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如何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产前预防:对于有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在妊娠晚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预防早产儿出生后发生RDS或减轻RDS的症状。研究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刺激胎儿肺Ⅱ型细胞产生磷脂和小分子蛋白质,降低肺内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减少肺水肿,从而降低RDS的发生率。常用的激素是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因为它们较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易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产前预防的给药方法是分2次肌注,间隔24小时,每次剂量为24mg。国内常用的剂量为5~10mg,肌注或静滴,每天1次,共3天。预防应在孕妇分娩前7天至24小时给予,使药物有足够的时间起到应有的作用。

产后护理:对于已经出现呼吸窘迫症状的新生儿,应该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要给氧,对于缺氧严重的新生儿,可以使用氧疗进行治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要保暖,将新生儿置于温暖的环境中,避免因寒冷引起肺血管收缩和气道痉挛。此外要避免使用过量的镇静剂和麻醉剂,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功能。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知识,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蒋笑笑 开封市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NICU)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