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缺乏“生命之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防治

2025-01-16 19: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一种常见于早产儿,但也偶见于足月儿的新生儿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核心病因在于新生儿肺部缺乏足够的表面活性物质(也称为“生命之膜”),导致肺泡无法稳定扩张,进而引发呼吸困难、缺氧等一系列严重症状。本文将深入探讨NRD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医疗人员和家长提供全面而实用的信息。

一、病因解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磷脂-蛋白质复合物,它覆盖在肺泡表面,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在呼气时塌陷,从而维持正常的肺通气功能。在早产儿中,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不足,导致肺泡稳定性下降,易发生萎陷,引发NRDS。此外,一些病理因素如母亲糖尿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剖宫产等也可能增加NRDS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

NRDS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呼气性呻吟、青紫(缺氧)等。病情严重时,患儿可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表现。由于NRDS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患儿的血氧饱和度降低,可能出现酸中毒等代谢紊乱。

三、诊断方法

NRDS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体格检查中,医生会发现患儿呼吸音减弱、心率增快、胸廓凹陷等体征。辅助检查方面,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NRDS的重要手段,表现为双肺透亮度降低、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状和网状阴影,即所谓的“白肺”表现。此外,血气分析有助于评估患儿的缺氧和酸中毒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防治措施

一般治疗: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以维持足够的肺泡通气和氧合。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这是治疗NRDS的有效手段。通过气管内滴入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补充患儿体内缺乏的表面活性物质,提高肺泡稳定性,改善肺通气功能。该治疗方法能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

预防感染:NRDS患儿由于免疫力低下和肺部损伤,易发生感染。因此,应严格无菌操作,给予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营养支持:NRDS患儿因呼吸困难和能量消耗增加,易发生营养不良。应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以支持患儿的生长和修复。

家长教育与支持:对于NRDS患儿,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向家长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减轻家长的焦虑和恐惧,增强家长对治疗的信心。

五、预后与展望

NRDS的预后与患儿的胎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和方法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的广泛应用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NRDS的病死率已显著降低。然而,NRDS仍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加强NRDS的病因研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仍是当前新生儿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由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的严重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通过深入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提高治疗水平,为患儿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筛查,预防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等危险因素,也是降低NRDS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李蕊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