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即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心衰不仅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是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然而,心衰的症状是慢慢发展而成的,只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心衰是可防可治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衰的早期预防与自我检测方法,旨在提高公众对心衰的认识,促进早期预防和自我健康管理。
一、心衰的早期预防
1.控制基础疾病
心衰最常见的诱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脏瓣膜病等。因此,控制这些基础疾病是预防心衰的关键。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按时服药,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积极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包括抗血小板治疗、调脂治疗、β受体阻滞剂等。
2.避免诱发因素
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感染、输液过多过快等均可诱发心衰。因此,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预防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在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诱发心衰。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衰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应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和摄入过多盐分;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心脏功能,酒精过量也会加重心脏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4.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疾病的早期病变,为预防心衰提供重要依据。建议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功能检测等。同时,患者还应注意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食欲下降、体重增加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二、心衰的自我检测方法
虽然心衰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临床信息,但患者可以通过观察自身的症状和体征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衰的风险,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下是一些心衰的自我检测方法:
1.观察呼吸道症状
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气促、胸闷等。特别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心衰的早期表现。患者在活动时或平卧时可能感到明显的呼吸困难,需要坐起或站立才能缓解。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2.监测体重变化
心力衰竭患者体内液体代谢障碍,会造成体重变化。如发现体重明显增加,尤其是短时间内体重快速增加,可能是液体潴留在体内造成。患者可以在每天进食早餐前,穿同样的衣服,排空大小便后测量体重,并记录下来。如果发现体重持续增加或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3.注意食欲变化
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这可能与体内液体潴留和器官供血不足相关。当心脏泵血效率下降时,胃肠道的血液供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不振。因此,如果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警惕心衰的可能。
4.观察心率变化
患者应注意观察心率的变化。不规则心率、心悸、心跳加快或减慢等变化可能是心力衰竭病情不稳定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安静状态下测量心率并记录下来,如果发现心率异常或持续变化,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5.检查水肿情况
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出现浮肿,特别是下肢水肿。患者可以观察是否有脚踝、腿部或其他部位的水肿加重或出现。如果发现水肿现象,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6.六分钟步行试验
六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心功能的方法。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该试验以初步评估自己的心功能状态。具体方法为:在居家场地划出60米长的步行道,在6分钟内尽量行走并计算行走距离。预估范围如下: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150m为重度心力衰竭;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在150—450m为中度心力衰竭。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试验仅作为初步评估工具,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
总结: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但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且容易被忽视。因此,提高公众对心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通过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心衰的发生。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观察自身的症状和体征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衰的风险,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方案,以减轻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
(程岩岩 洛宁县人民医院 心内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