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的发生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以下是心肌梗死的急救与后期护理的相关知识:
一、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
保持冷静: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不要惊慌失措,尽量保持镇定。
评估病情:判断是否为心肌梗死,注意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等,同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拨打急救电话:一旦确定患者可能患有心肌梗死,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以便急救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就地休息:让患者就地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搬动,以减少心脏负担。如果可能,应让患者平躺,双腿稍抬高,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或情绪激动。
吸氧:如果家中备有氧气,可以给患者吸氧,氧流量以46升每分钟较好,当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可减少到34升每分钟。如果没有氧气,可以用湿毛巾或纸巾湿敷患者的口鼻,以帮助患者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物,让患者侧卧或平卧,以便呼吸更加顺畅。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保持每分钟100120次胸外按压,按压深度46厘米,按压30次后给予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药物治疗:如果家中有相关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且患者对这类药物无过敏反应,可以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让患者舌下含服或嚼服,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缓解血栓形成。但注意不要给患者使用非处方药或抗血小板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心理支持:在急救过程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
二、心肌梗死的后期护理
住院治疗诊断: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是否为心肌梗死以及心肌梗死的程度和位置。这包括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超声等检查。
监护病房:在完成急救治疗后,患者会被送入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监护。在冠心病监护病房中,患者会接受持续的心电监测和药物治疗,以确保病情稳定。
并发症处理: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此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调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等,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血管等,从而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改变生活方式: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具体来说,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和优质蛋白为主。发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随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以防腹胀。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心理支持:心肌梗死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次严重的心理打击。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面对疾病,树立信心,对康复至关重要。家属和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治疗方案和预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
康复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康复和生活方式指导。运动康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生活方式指导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的急救与后期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急救措施和细致的后期护理,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娅 长葛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