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指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症状特征:
MPP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MP培养是诊断MP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MP培养需要特殊条件且生长缓慢,难以用于临床诊断。MP核酸检测包括MP-DNA或MP-RNA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高,适用于MPP的早期诊断。
二:传播途径:
支原体肺炎常在秋冬季节交替时高发,这是因为气温波动大、空气湿度低,加之儿童呼吸道发育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尤其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极易造成传染和传播。
三:预防的重要性
支原体肺炎虽然是可控的,但其长时间的病程与高传染性增加了管理难度。规范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反复发作、减轻孩子的痛苦,降低对家庭的负担。因此,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
(一)错误的做法
1. 误区一:将支原体肺炎当作普通感冒
很多家长由于支原体肺炎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将其误认为普通感冒,认为孩子只需要多喝水、休息就能恢复,这可能延误了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一旦病情加重,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
2.误区二:抗生素滥用或自行停药
不少家长在孩子稍有缓解时,便私自停药,或错误地认为抗生素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支原体属于特殊病原体,抗生素选择需要遵医嘱,过早停药或抗生素滥用都可能导致耐药性,甚至反复感染。
3.误区三:忽视家庭环境卫生与通风
家长往往忽视家庭环境对呼吸道健康的影响,忽略通风、清洁卫生等细节,导致家中病毒和细菌堆积,特别是湿度低的季节环境容易滋生病原体,增加了孩子的感染风险。
4.误区四:忽略孩子的抵抗力提升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生病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抵抗力会自然增强,但实际上,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对免疫力低的儿童影响较大,科学提升孩子免疫力是有效的防病方法。
(二)科学的做法
1.科学区分病情,早期识别支原体肺炎
观察孩子的症状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出现持续性咳嗽、反复发热、体温高低起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诊断检查确认是否为支原体感染,以防止误诊误治。
2. 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或停用抗生素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通常涉及抗生素,但抗生素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是疗程必须按医嘱完成,不能随意停药。若自行中断治疗或滥用抗生素,可能引起病菌耐药,造成后续治疗的难度增大。
3.保持家庭卫生,通风、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家中良好的空气流通非常重要。秋冬季节尽量每天开窗通风、保持适宜湿度,定期清洁孩子的玩具、衣物等。病毒高发季可以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但保持家庭卫生和空气流通仍是最重要的预防方法。
4.加强营养与睡眠,增强孩子抵抗力
免疫力对预防支原体感染至关重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保障孩子的营养吸收,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都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帮助孩子在高发季减少感染风险。
5.避免带病出行,减少高发季外出聚集
支原体肺炎有一定传染性,若孩子已感染支原体,应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以防传染他人。在高发季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四:小结
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做到科学区分病情、严格遵医嘱用药、保持家庭卫生、加强孩子的营养与睡眠,同时避免高发季带病外出。家长应了解支原体肺炎的特征与防治关键,避免误区,科学应对,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关注孩子的身体状态,特别是持续性咳嗽和发热等症状,在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措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参考文献:
[1]赵顺英,钱素云,陈志敏,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4,9(01):73-79.DOI:10.19871/j.cnki.xfcrbzz.2024.01.015.
[2]徐德,孟怡辰,王雪晴,等.216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分析[J].妇儿健康导刊,2024,3(20):63-66.
[3]余永霞,祝宁,刘光敏,等.肺炎支原体核酸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OL].生物技术通报,1-12[2024-11-10].https://doi.org/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4-0119.
(万瑾 武汉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