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脏手术中的麻醉:你了解多少?

2023-05-26 20: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手术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医疗过程,它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离不开麻醉医生的精心配合。麻醉在心脏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更重要的是能够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降低手术风险。那么,心脏手术中的麻醉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一、心脏手术麻醉的重要性

心脏手术涉及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因此手术风险极高。麻醉医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生命守护者”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在手术开始前让患者进入无痛状态,还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心脏功能稳定,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二、心脏手术麻醉前的准备

患者评估:麻醉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心脏功能等,从而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术前检查:患者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液检查等术前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和身体状况,为麻醉医生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

制定麻醉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麻醉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包括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等。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禁食、禁水,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因呕吐导致误吸。同时,麻醉医生会为患者准备必要的监护设备和急救药品。

三、心脏手术麻醉的具体步骤

心脏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这是因为心脏手术涉及心脏内部的操作,需要确保患者完全无痛、无意识,且能够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以下是心脏手术麻醉的具体步骤:

诱导麻醉:首先,麻醉医生会为患者注射麻醉诱导药物,这些药物能够使患者迅速进入无痛、无意识的状态。常用的麻醉诱导药物包括丙泊酚、依托咪酯等。

气管插管:在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麻醉医生会进行气管插管,即将一根气管导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内,连接麻醉机,由麻醉机控制患者的呼吸。这一步骤能够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呼吸。

动脉穿刺与深静脉穿刺:麻醉医生会为患者进行动脉穿刺和深静脉穿刺,以便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为术中补液提供通道。

维持麻醉: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持续为患者泵入麻醉药物,以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同时,他们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手术进程和患者的反应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肌松药的使用:在心脏手术中,为了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麻醉医生会为患者注射肌松药,使患者的肌肉松弛。肌松药的使用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肌肉紧张,降低手术难度。

监测与调整: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手术过程中的其他参数。

术后复苏: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停止为患者泵入麻醉药物,并等待患者逐渐苏醒。在苏醒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能够平稳过渡到术后恢复期。

四、心脏手术麻醉的风险与应对

尽管心脏手术麻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麻醉医生会采取以下措施:

术前评估与准备:通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风险,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

加强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复苏与监测:手术结束后,加强患者的复苏和监测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平稳过渡到术后恢复期。

五、患者如何配合心脏手术麻醉

充分了解手术和麻醉过程:通过与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沟通,了解手术和麻醉的具体步骤、风险和应对措施,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遵守术前准备要求:按照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指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等。

保持平和的心态:手术前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

术后积极配合康复:手术后,按照医生和护士的指示进行康复锻炼和饮食调整,促进身体康复。

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它要求麻醉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作为患者,我们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麻醉医生的工作,共同为手术的成功和身体的康复努力。

(张欣宇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麻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