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是一项最常见、最基础的实验室检测,它通过分析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反映我们的血液状况,帮助医生评估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无论是例行体检还是针对特定症状的检查,血常规都能提供重要的健康线索。但是,很多人拿到血常规报告后,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指标和符号都一脸懵。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血常规检查的那些事儿~
一.什么是血常规?
血常规,也叫全血细胞计数(简称 CBC),是一项检测我们血液中各种细胞数量和比例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能快速、早期发现疾病,初步判断是否感染、贫血、血液疾病等。
血常规的检查结果需要医生结合全面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化验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不要过于担心,应该多多听取医生的意见。
二.血常规指标异常,可能暗示哪些潜在危险?
1.白细胞异常
白细胞(WBC),又叫白血球,是我们体内的重要免疫细胞,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侵袭,和抵御内在异常细胞的侵害。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反映我们的免疫状态和炎症反应。白细胞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等疾病,而白细胞降低则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血常规中关于白细胞的指标有以下几个: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其中,重点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正常成人是4.0~10.0×109/L,白细胞增多往往提示感染,还可以进一步查看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升高了(正常值为 50%~70%),以排除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可能。
2.红细胞异常
红细胞(RBC),又叫红血球,是我们血液中最多的一类细胞。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重要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我们的氧气输送能力和造血功能,它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当血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异常时,可能是贫血、失血、骨髓疾病等的征兆。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3.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PLT)是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细胞碎片,它们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当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数量异常时,可能是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的信号。
我们重点关注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25~350)×109/L。临床上,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会使血小板破坏过多,会引起血小板减少。此外,还有很多药物也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如阿司匹林、肝素钠等。
三.血常规抽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血常规检查有以下注意事项:
1.穿袖口宽松的衣服,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难度。
2.采血后按压穿刺点3~5分钟,直至不出血。
3.抽血后如果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必要时饮少量糖水,待症状消失后再离开。
4.如果检测结果有异常,一定要咨询医生下一步治疗方案(观察、复查或进一步检查等)。
血常规检查是我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等指标异常,切莫大意,应立即就医。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检查。
(丁红娜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检验科)